【情人节】朱古力背后你不知道的辛酸故事 殖民与奴隶历史
象牙海岸、加纳,这些非洲国家怎看好像都和朱古力没甚么关系。但其实他们都是朱古力的原料,即可可豆的主要生产国。今天来到情人节,就让我们来谈谈你不认识,朱古力背后的沉重辛酸故事。
加纳是西非的国家,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人口,盛产腰果和可可等坚果作物,为世界第二大可可生产地。不过,加纳人一般都不会消费可可,大部份都是出口至欧洲等地方用作生产朱古力。
可可与殖民时代息息相关
说到朱古力品牌,相信大家不约而同都会想到欧洲,如意大利、法国或瑞士等地方。但可可是热带作物,无法在欧洲大量种植,需要依赖热带地方如非洲进口。
不少人可能听过红茶、胡椒的故事,朱古力也一样,可可在欧洲的流行与殖民时代息息相关。16世纪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可可首次被带回西班牙,很快引起欧洲人的兴趣。欧洲人本着“开化土人”之名在西印度及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区,而可可正好是当地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为满足市场需要,法国、英国和德国等都希望透过西印度建立的殖民区生产可可。
赚到尽:迫令种可可再抽税
加纳前身名叫黄金海岸,19世纪英国在那里建立殖民地,除为了掘取黄金外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种植可可生产朱古力。当年英国人用了一个巧妙手段:他们向当地人征税,但非洲人当年没有金钱概念,所以就要求他们种植可可。然后英国人用金钱“买”可可,再从向他们抽税,违令者会遭逮捕收监。也就是说,英国人强迫加纳人种可可,同时赚尽他们的钱。
除了可可外,其他非洲国家和其他农作物也用同类生产及营运,因此当年朱古力之所以如此流行,背后离不开一段殖民主义下的榨压历史。然而故事仍未结束,因为即使今天,类似的情况仍然发生。
儿童被迫务农 生活如奴隶
据国际劳工组织数字,2014年西非象牙海岸与加纳的可可豆生产量达占了世界整体六成,而同时象牙海岸和加纳分别有四成和一成的小童并无就学,而是每天在田里工作。美国关注组织Anti-Slavery就曾发表报告指,象牙海岸有10万名儿童在可可市场工作,他们大部份只获发极少酬劳,甚至无薪酬可言,生活与奴隶无异。2015年英国《卫报》亦有报道指朱古力生产大厂雀巢在象牙海岸的260个农场中有56名童工,其中27名不足15岁。
当然笔者并非在这倡议大家杯葛朱古力,要从根本解决问题首先要从国家和社会贪腐,和控制企业阻止欺压劳工着手,同时亦非一朝一夕成事。作为与农奴无缘的港人,能做的就是每当选购朱古力时思考一下,细想在享受朱古力美味背后,其实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Yahoo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