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何价】各国国情大不同 神奇政府部门逐个睇

撰文: 陈冠东
出版:更新:

阿联酋政府近日成立快乐部(Minister of State for Happiness)及包容部(Minister of State for Tolerance),听来荒谬,甚至令人联想起著名政治小说《1984》中的真理部,但原来世上亦有不少地方均有设立奇怪的部门。

不丹儿童脸上的微笑,正是国王的外交武器。(Getty Images)

不丹:国民总体幸福委员会

不丹被外界喻为全球最快乐的国家之一,但乌托邦背后原来另有故事。(Getty Images)

在南亚贫穷小国不丹王国,他们的政府比阿联酋的阿拉伯人更有“先见之明”,在2008年已经“洞悉”快乐的重要,成立国民总体幸福委员会(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Commission)。除此之外,不丹政府还以国民幸福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取代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国家发展。联合国更于2012年让不丹主持“快乐高峰会”,让这块“雷、龙之地”在大国关系中,以“快乐”找到立足点。

不过事实上不丹的“快乐”只限于不丹族人,信奉藏传佛教的不丹族,在上世纪80年代曾因害怕国内信仰及文化迥异的尼泊尔人人数渐渐增多,动摇以不丹族为中心的国族结构,将尼泊尔人定性为非法移民,赶出国境,问题甚至到目前仍未解决,可见这个“亚洲最快乐国家”并不是大家脑海中的乌托邦。

印度:瑜伽部

印度总理莫迪带领国民在国际瑜伽日齐齐做瑜伽,向世界推广印度文化。(Getty Images)

同样在南亚,四大文明古国印度就不必以标奇立异的方法,在国际政治上寻找定位,但其多姿多彩的文化亦在政府结构中留下一个印记。

于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他随即委任了Shripad Naik成为印度首位“瑜伽部长”,统领新设立的“印度草药学、瑜伽、自然疗法及顺势疗法部”(Ministry of ayurveda, yoga and naturopathy, unani, siddha and homeopathy,简称Ministry of AYUSH),以宣传传统印度医学及瑜伽。

不过,部门于2015年六月推广的“国际瑜伽日”却受到国内的穆斯林群体大力反对,他们担心印度教群体将节庆政治化,因为瑜伽是一样跟印度文化画上等号的运动。最终穆斯林群体获准在节庆中呼叫真主阿拉(Allah)的名字,取代印度教的神圣咒语“唵”(Om)。

缅甸:国家重建法律及秩序委员会

“8888学运”在缅甸民主抗争史上有重要地位,今日全民盟很多骨干成员都是从这场学运中投身政治。(Getty Images)

自1988年的缅甸学运失败后,缅甸军政府对人民监控的情况加剧,国民与政府的关系更跌至冰点。军政府在为重建“法治”及威信,成立了国家重建法律及秩序委员会(State Law and Order Restoration Council),务求将反对势力摧毁,并打压少数民族,体现了部门名字赋予他们的责任。

或许部门名字太过露骨,军政府在1997年将部门名字改为国家和平及发展委员会(State Peace and Development Council),以改善政府在国民心中的形象。部门最终在2011年解散。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