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拜登此时提名驻华大使是利好讯号?专家意见分歧

撰文: 朱冠美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周五(20日)提名,资深外交官伯恩斯(Nicholas Burns)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时值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秦刚7月底履新未够一个月。专家认为,拜登政府此时正式公布新任华大使人选,是一种‘外交对等’的表现,对中美关系有积极意义,只是鉴于中美关系紧张,也不应有过高期待。

65岁伯恩斯在美国国务院至今服务长达27年,横跨列根到小布什4任政府,会说流利法语,并熟悉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伯恩斯曾先后担任美国驻希腊大使、驻北约代表、副国务卿等职务,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外交和国际关系教授。他与拜登关系也很密切,曾担任其竞选活动顾问,且与现任国务卿布林肯等拜登亲信合作。

美国前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2020年10月离任后,大使一职悬空至今。而早在今年初拜登上任后不久,美国媒体已传出伯恩斯有机会获提名为新任驻华大使。拜登为甚么要到现在才正式宣布提名伯恩斯?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认为,拜登提名伯恩斯,与中国驻美大使秦刚7月底接替崔天凯有一定关联。通常,美国驻外大使人选提名前,会告知美国国会和对方政府,在中国驻美大使履新后,美方公布其驻华大使提名,是一种‘外交对等’的表现。

此外,作为大使,其主要职责是在两国决策层之间,发挥迅速沟通讯息的桥梁功能。美国大使履新才能发挥这种作用,这也表明了美国重视中美高层沟通的愿望。

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表示,美国驻华大使职位长时间空缺,对两国而言是极不正常的事,对两国交往造成严重障碍。所以,如果伯恩斯的提名顺利获参议院通过,对两国恢复相对正常的关系会有积极意义。

不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张腾军认为,伯恩斯被提名为驻华大使,并不一定代表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拜登迟迟才肯伯恩斯,实际上很可能是有意为之,不排除是试图表现出‘不慌不乱’的姿态,而并非预期中美关系的缓和。

外界分析认为,伯恩斯是一名退休职业外交官,提名标志着美国驻华大使这一角色的转变。过去10年,美国驻华大使一直由前政客担任,而不是经验丰富的外交官。

吕祥称,选择职业外交官出任美国驻重要国家大使的并不多,而伯恩斯能脱颖而出,首先因为他是两党都能接受的人,伯恩斯为克林顿政府、布什政府都工作过,因此他的提名不会受到严重挑战,而伯恩斯也熟悉拜登及其国安和外交团队。

李海东在美国听过伯恩斯的一次演讲,认为伯恩斯对华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并不偏激。‘我在美国威尔逊中心听过一次他有关中国主题的演讲,他在对华问题上的观点相对而言是比较平衡和全面的。而且他说话非常得体,并不像彭斯、蓬佩奥等前政府外交安全团队成员那样生硬极端。尽管伯恩斯以前没有担任过专门处理中国事务的官职,但在国务院担任副国务卿期间处理的众多事务涉及中国,而且他在哈佛教书时许多主题聚焦中国,因此对中国是比较了解的。’

吕祥认为,美国驻外大使中,职业外交官往往不是突破性的人物,而是一个执行者,个人作为更关键是看性格,伯恩斯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应该不是开创性、灵活性很强的人。‘对美国来说,其优点是会比较忠实地执行美国政策,劣势就是可能不会展现更多灵活性。’

张腾军说,很难期待伯恩斯会以一己之力,来推动中美关系改善,要尽量摒除不切实际的幻想。李海东也表示,当前中美两国关系太复杂,许多问题都是结构性的,所以不应对新任驻华大使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给予过高期待,如他能实现在两国高层之间迅速有效传达讯息的功能,就已相当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