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灯都关政治事? 奥地利同性牵手灯号惹激烈争拗
平时等过马路,总会死盯着交通灯:怎么还没转?是不是坏了?外国有不少地方就利用特别的交通灯公仔一解人心急如焚之情,奥地利也不例外。不过,最近就有政客对奥国某市的交通公仔表示不满,到底怎样的交通灯可以惹火政客?
奥地利第三大城市林兹(Linz)正面对极右政客的反对,指当地不应使用“同性伴侣手牵手”的交通公仔。林兹的交通灯与别不同,绿灯是一个男性公仔拖着另一男性前行,中间有一个心心;而红灯则是两个女性公仔手牵手,分别有心心在身上;除了同性伴侣外,亦有异性的版本。
属于极右奥地利自由党(FPÖ)的海恩(Markus Hein)负责当地的交通事务,他表示“交通灯不应用以指导人应如何生活”,又认为同性恋权利已经很先进,同性的交通公仔“完全没有用处”。去年12月时,此种交通灯遭弃用。
海因的反对,引起奥地利自由党与其他党派的激烈辩论,身为支持者的奥地利绿党Severin Mayr,形容海恩的决定“可耻”,又说其他城市用同性的交通公仔以宣扬开放思想及多元和平共处的理念,而林兹市的议员却颠倒黑白。
经过议会投票后,林兹市决定继续使用同性的交通公仔,以作为宽容对待多元文化的象征。海因在周五(5日)指会等待上诉结果。
去年起,同性牵手交通公仔开始陆续出现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首个使用的城市。身为2015年欧洲歌唱大赛的主办国,当局希望借以宣扬维也纳的多元文化,并吸引司机及途人的注意,改善交通安全;后来因大受好评,而继续沿用并延伸至其他城市。2014年的歌唱大赛冠军是奥地利一名易服的大胡子歌手Conchita Wurst,他的胜利被视为多元性文化的擡头。
世界各地的交通公仔
交通灯公仔除了是让路人安全过马路的标示,各地政府亦发挥创意,令路人在等待过程中也能会心微笑。
维也纳绿灯滑雪小子
受到维也纳的同性牵手公仔启发,奥地利城市因斯布鲁克(Innsbruck)因应2016年国际少年运动会(ICG)的举办,将普通交通公仔改为不同的运动公仔,包括滑雪、行山及滑板等。
德国扎辫女孩灯号
德国城市松特霍芬(Sonthofen)于2013年率先使用女性交通公仔,而另一城市多特蒙德(Dortmund)于2014年亦提出希望引入女性交通公仔,并与普通交通公仔(通常被视为男性)达至五五比,彰显“性别平等”。
里斯本舞动红灯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Lisbon)引入了一种会跳舞的互动式交通公仔,途人可在交通灯附近的一个摊位对着镜头跳舞,交通公仔便会跟随舞步跳动。制作原意是娱乐等待过马路的途人,减少冲红灯的情况。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