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冲突|以色列派兵加沙讯息前后矛盾 有意“复制”铸铅行动?
以色列军方5月14日称向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Hamas)发动地面攻势后,又澄清无士兵进入加沙,被指似乎故意误导外国记者。此举难免令人想起2008年以色列的“铸铅行动”,猜想以方是否想再次实进行欺骗战略。
以巴双方10日起互相炮轰,以色列空袭加沙约600个目标,指它们都是哈马斯及巴勒斯坦伊斯兰武装份子的武器库及设施,并击毙超过30名武装份子,当中包括至少10名高层。
以色列国防军(IDF)14日凌晨在Twitter推文称:“以色列国防军空军和陆军正进攻加沙地带”。
国防军后来又发声明澄清指:“加沙地带内目前没有以色列国防军地面部队,以色列国防军陆、空部队正执行攻击加沙地带内的目标”。
《以色列时报》军事记者格罗斯(Judah Ari Gross)14日稍早时在Twitter称,以国防军似乎故意误导外国记者。他说,可能是部分部队刚好越过边界,技术上进入加沙,但不是发动地面入侵。
以军言论“弹出弹入”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Avichay Adraee也告诉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Anadolu Agency)称不能就地面行动进行确认,仅能说在加沙的空中及地面攻击已开始。
IDF发言人齐尔伯曼(Hidai Zilberman)在当地时间14日早上10时(香港时间14日下午3时)澄清说,以军仍在以境内,没进加沙。齐尔伯曼称会军方会调查是什么导致误传(miscommunication)。
IDF这一轮“对外发布讯息混乱”,令人联想起以色列2008年12月26日至2009年1月18日、进行代号为铸铅行动(Operation Cast Lead)军事行动中的一些事。
2008年的闪电战
行动持续3周又4天,巴方死亡人数逾1200人、受伤人数逾4300人,以军仅1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在这场被称为典型的“闪电战”中,直至2008年12月24日晚前,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还对发布消息称,时任国防部长巴拉克(Ehud Barak)决定继续作外交努力、同意开放加沙通道,批准大批运送药物、食物和燃料的货车26日进入加沙,又称27日将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加沙局势,军方安排大批官兵回家休假。以军26日却在发动空袭,仅4分钟就摧毁100个目标,导致哈马斯伤亡惨重。
瘫痪加沙指挥系统
哈马斯加沙警察部队司令和特警部队司令都死于这场突袭。2009年1月1日,哈马斯说加沙北部的领导人拉延(Nizar Rayan)在以军空袭丧生。
这一轮战事现时与2008年的相似之处,在于以色列同样手起刀落、在冲突初期已开始大规模空袭。以色列警察10日在耶路撒冷旧城区圣殿山的阿萨克清真寺及附近地区与巴勒斯坦示威者及穆斯林发生冲突,哈马斯同日也在加沙发射百多枚火箭报复。加沙之后遭到以军空袭反击,12日也出动战机杀死巴哈马斯情报部门的2名关键人物。 再来就是以军与发言人耐人寻味的讯息发布。
正所谓兵不厌诈,以色列会否“复制”铸铅行动,暂时还是未知之数。但可相当肯定的是,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月16日就以巴冲突召开视像会议之前,以色列会把握机会加紧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