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米攻陷尼日利亚、东南亚 疑由中国走私进口 或致孕妇流产
撰文: 杨紫微
出版:更新:
尼日利亚检获过百包对人体有害的走私塑胶米,该批大米疑由中国进口。一名疑犯因涉嫌走私被捕。事件或与当地主粮价格在圣诞及新年前夕急升有关。
当局周一(19日)在伊凯贾(Ikeja)查获102包50公斤装的塑胶米,一名高级海关人员向法新社表示,相信该批假米由中国船运入口,经海港城市拉各斯(Lagos)进入尼日尼亚。假米包装上标示为“Best Tomato Rice”(最佳蕃茄米),而没有列明生产日期。
“我们初步分析了塑胶米的成分。在煮熟后米变得相当黏稠,若有人进食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伊凯贾的海关关长哈鲁那(Mohammed Haruna)说道。塑胶米已被送往实验室作详细检验,了解成分。
BBC记者Martin Patience于当地报道,骤眼看来塑胶米与真米相当接近,而触感亦难以分办。但靠近时可以嗅到一股强烈的化学气味,使人头昏脑胀。
内地试药成产业多环节可造假 致药品注册申请八成不合格冥币变真钞!川女存9100假美元银行未发现 ATM顺利套现教宗方济各:看假新闻如吃粪便 警告造谣损媒体【真真假假】内地山寨国际品牌 曾反告侵权兼胜诉
尼日利亚的主要粮食为大米,当局为推高本国产量而禁止进口。哈鲁那表示,不法之徒进口走私塑胶米,是因应圣诞及新年前夕主粮的价格飙升,趁国内需求大而想大赚一笔。
当地的通胀问题严重受持续上升的食物价格影响,11月时通胀率处于18.5%,已是连续13个月上升。现时一包50公斤装大米售约2万奈拉(492港元),比去年12月的价格升逾一倍。
早前亦有报道指出中国产塑胶假米已流入东南亚,印尼、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地相继出现疑似假米。在印尼检获的假米中,验出3种塑化剂,常用于工业用途,如建材、鞋底或包装等。若进食或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出现性早熟,不孕或流产等问题。有专家指,进食3碗塑胶米,即等如吃了一个胶袋。中国方面透过新华社否认向印尼出口假米,又指中国境内没有塑胶假米。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