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鹿儿岛县海域连续发生911次地震最高达5.6级 专家澄清

撰文: 庄劲菲
出版:更新:

日本鹿儿岛县外海的吐噶喇群岛(Tokara Islands,日语:トカラ列岛)海域6月21日以来频繁发生地震,截至本周三下午4时,共录得911次黎克特制1级以上地震,创下1995年以来次数最多纪录。其中,最强的一次更达5.6级地震。

日本气象厅周三召开记者会,就鹿儿岛县十岛村下午3时30分左右发生“5弱级”(大多数人会感到惊慌,难以走动)地震召开紧急发布会,警告村民预计未来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

日本发送协会(NHK)报道,鹿儿岛县十岛村、恶石岛和小宝岛周边海域周一起发生一连串地震,其中恶石岛周一凌晨、周三分别发生5弱级地震,小宝岛周三下午也观测岛同等级地震。

该地区2年前和4年前都曾发生过频繁地震,其中2023年9月发生346次1级以上地震,2021年12月的26天内发生308次。本次地震迄今已有911次,超过1995年以来的纪录。

日本网上有传所谓“吐噶喇规律”,是指吐噶喇群岛在短时间内多次发生地震后,日本本土随后出现强震的现象。例如,2011年1月至3月间吐噶喇地区共震27次,最后引发3月11日规模9.0的东日本大震灾;其余的例子还包括有2016熊本地震与2018大阪北部地震等。

日本鹿儿岛县外海的吐噶喇群岛(Tokara Islands,日语:トカラ列岛)海域6月21日起频繁发生地震,截至7月2日下午4时,共录得911次黎克特制1级以上地震,创下1995年以来次数最多纪录。其中小宝岛2日下午3时26分录得最高5.6级地震。(NHK图片)

专家:与7月5日预言无关

虽然现时临近7月5日大地震预言的日子,但《朝日新闻》引述日本熊本大学副教授、海洋火山学专家指出,从震源位置、深度来看,这一连串地震属于例行性群发地震,是地质特性所导致的,与7月5日大灾难预言、吐噶喇规律、南海海槽地震无关。

日本熊本大学研究生院的海底地形专家横濑久芳副教授表示,根据海底地形和地震分布,该地区存在3个活跃断层,指出每个断层的活动可能性都在增加。

周三下午发生的5弱级地震,横濑久芳认为它发生在最南端活动断层附近,指出该断层周围的活动增加导致了整体地震活动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