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加沙致大量儿童濒死边缘 西方再也难忍以色列?
加沙地区自3月中受以色列新一轮战火荼毒以来已有两个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日前誓言加强地面行动以“控制加沙”。局势突然升温之际,国际社会担忧当地因以色列封锁面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而介入。英法加三国呼吁止战,迫以色列重开边境输入物资缓解局势,否则就制裁以色列。欧盟亦开始重新审视与以色列贸易,大有对以冷淡的趋势。
国际态度因加沙局势升温开始急转,而美国相较国际对以色列态度坚定转軚,可以说是静默又带有些许中立,既不领头出手介入,又不出声强势表态。作为以色列传统盟友的美国态度冷淡,而西方等国又强烈反对,不免让人产生疑惑。
实际上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态度有关,在他的外交手腕影响下,西方在关键议题上不再形似“铁板一块”,而是趋向绕开美国组盟,而以色列亦因战争与美国在同盟关系上离心,行得“愈来愈远”。
以色列誓加强攻势 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严重
以色列与哈马斯(Hamas)早在今年1月19日就达成分为三阶段实行的停火协议,根据停火协议,首阶段要求以军逐渐撤离加沙并释放在囚巴人,容许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哈马斯释放以色列人质等。
不过为期六周的首阶段停火在3月1日结束,当时双方仍未完成互换人质,美国就提议短暂延长停火,以空出时间继续谈判。尽管双方在卡塔尔与美国调解团队的帮助下展开接触,但后续谈判搁置,至今未有效推进,而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以色列要求哈马斯无条件放人并解除武装,哈马斯要求以色列停火直至长久和平,驻加沙的以军尽数撤离,有条件下解除武装。
短暂的平息后,局势突然在3月18日升级,内塔尼亚胡指控哈马斯拒绝放人并回绝停火倡议,因此连同国防部长卡茨(Israel Katz)下令对加沙狂轰滥炸,还恢复对加沙的封锁,至今已有两个月。
停火的曙光再度破灭,当地巴人除因战火流离失所、死伤不断之外,还因缺少粮食面临极端人道主义灾难。救助儿童会工作人员就接获报告,指加沙北部家庭为求存活,被迫食用动物饲料、过期面粉及混沙面粉。
此后,内塔尼亚胡本月5日下令加强对加沙的地面行动,还开始征召数万预备役军人,扬言行动目标是“彻底粉碎哈马斯”并“控制加沙”,他今次表态不同以往,大有凭局势升级推动战略以达成目的趋势。
加沙当局最新统计指出,自前年以巴冲突以来,至今近6.2万人死亡,逾11万人受伤,超200万人流离失所,指控以色列在当地实行长达15个月的种族灭绝。国际社会长久来关注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23个国家与全球约761个援助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在19日分别签署倡议书施压,以色列日前允许部份粮食进入加沙。
联合国人道救援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总监费查(Tom Fletcher)表示欢迎,但形容首批救援物资相较巴人需求是“沧海一粟”(drop in the ocean of what is urgently needed),他之后又披露援助进度,称首日只有5辆货车开入灾区,预警未来48小时内可能会有1.4万名婴儿饿死。
斡旋俄乌以巴但未能成事 令欧洲盟友转軚
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崇尚短期内取得经济利益等实际成果,早在他第一个任期时就促成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达成“亚伯拉罕协议”,推动两个不同信仰的地区采取关系正常化,随着以色列入侵加沙引发巨大人道灾难,美国在中东两大盟友——以色列与沙特复交无望,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访中东,促成“亚伯拉罕协议”更显然不再是首要任务。
特朗普政府近日更直接与哈马斯达成协议,促成最后一名美以双重国籍人质Edan Alexander获释,须知道哈马斯至今被美国视为恐怖组织,本是外禁忌。加之此事甚至未提前知会内塔尼亚胡,突显双方嫌隙。
经济学人就指出,内塔尼亚胡形似“延长战争”的举动让特朗普“耗尽耐心”。另有报道指美国内部在近期对以色列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释放“不停火就孤立”的信号。而特朗普中东行就好似一个透露美以关系的“转折点”,没踏足以色列,反而与卡塔尔、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签订多项投资协议,显然第二任期的中东政策更强调经贸合作。而美以两国因加沙停火未能成事,同盟关系在近期渐行渐远。
其他西方国家亦对以色列抨击升级。英法加三国在周一(5月19日)发布的联合声明,强调加沙人道主义灾难严重,呼吁停止新一轮进攻并解除对人道主义援助的封锁,否则就制裁以色列。
这也是英法加罕有的联合外交干涉,三国在声明中指出,这一轮以巴冲突源于2023年以色列遭受哈马斯突袭,尽管以色列人饱受袭击创伤,但当局在之后对加沙敌对的不断升级较此“不相符”。声明还反对以色列向约旦河西岸加扩定居点行为,称这破坏巴人安全与推动“两国方案”,若不停止将采取包括针对性制裁(targeted sanctions)在内的进一步行动,并强调美国、卡塔尔、埃及入场调解双方以来达成的协议,有利维持地区长久和平。
另一方面,英国单方面对以色列批评升级,外相林德伟(David Lammy)就在三国联合声明后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这项协议早在2022年开始谈判,历经五轮,工党政府上台后重启此事,但现今暂停。斯塔默政府亦传召了以色列大使表达不满,并制裁西岸非法以色列定居者。
欧盟对于以色列的态度亦趋于强硬,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就透露,欧盟即将根据《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有关人权的第二条,审查这份协议,这协议早在2000年就签署,旨在为双方的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提供法律和体制框架。她也强调加沙局势严重,不满以色列阻挠加沙物资,最紧要是运补援助物资救助生命。
但值得留意的是,欧洲各国虽有对以色列态度趋硬,但真的要在停售军备、制裁上达成共识,甚至落实措施,还有很远距离。单靠威吓或警告施压,要煞停内塔内亚胡政府,力度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