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再起冲突 印巴分治与克什米尔 两国数十年恩怨一文看清
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近期军事冲突不断升级,今次的冲突导火线源于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游客遭枪击事件,造成26名平民死亡。但双方发冲突的根源在于其数十年的敌对状态。
印巴分治
印度次大陆(Indian subcontinent)从1858年起一直是英属殖民地,直到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分裂为两个国家。穆斯林占多数的巴基斯坦于1947年8月14日独立,当时分为两个互不相连、文化差异较大的地区,即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现为孟加拉)。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
这次分治远非顺利,造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血腥的人类迁徙之一,约1500万人流离失所。整个过程也引发该地区穆斯林、印度教徒和锡克(Sikhs)教徒之间可怕的社区暴力和骚乱,造成20万至200万人死亡。随后边界争端和分裂运动不断出现。
克什米尔(Kashmir)
印巴两国间最大的症结在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该地区以伊斯兰教信仰为主,但当时的克什米尔王公辛格(Hari Singh)却为印度教徒。
1947年10月,巴基斯坦武装部落入侵克什米尔地区,引发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王公在入侵后请求印度协助。作为回报,王公接受了印度的援助条件——克什米尔加入印度。
战争一直持续到1948年,最后以克什米尔分裂而告终。巴基斯坦控制克什米尔的西北部,东南部则被印度控制。两国几十年来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过3次战争,双方都声称对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但都仅控制部分领土。
2025年冲突
今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游客遭枪击事件,隶属巴基斯坦激进组织Lashkar-e-Taiba(LeT)分支,名为“克什米尔抵抗组织”(Kashmir Resistance)的一反印度武装组织,在网上宣布对这宗攻击负责。
印度在枪击事件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将两国间主要边境检查站立即关闭、驱逐外交官、不允许巴基斯坦国民持特殊签证前往印度,并将立即暂停一项两国共享水资源的条约,把此次袭击归咎于巴方。
目前印巴局势不断升级,中美及七国集团(G7)分别呼吁印巴双方克制,并应尽快对话化解分歧。有美媒引述消息指,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冲突后首次通电话,巴基斯坦寻求与印方会面,但未知能否短期内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