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交火 印巴局势急速恶化 一文看清克什米尔枪击与争端
印控克什米尔(Kashmir)帕哈尔加姆(Pahalgam)4月22日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案,造成至少26人死亡。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于23日召开特别安全内阁会议,会后宣布与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降级。印巴两国关系因此事件局势急转直下,印巴两国军队4月25日夜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实控线沿线发生交火。
22日枪击事件后,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将两国间主要边境检查站立即关闭、驱逐外交官、不允许巴基斯坦国民持特殊签证前往印度,并将立即暂停一项两国共享水资源的条约,把此次袭击归咎于巴方。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警方称,他们已确认周二袭击事件中的三名嫌疑人,其中两名是巴基斯坦人。目前已有1500多人因正在进行的调查而被拘留审讯。
巴基斯坦则否认参与其中,已对印度采取报复性外交措施,包括关闭领空和陆地边界,并表示,任何试图转移水资源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
克什米尔争端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声称拥有对克什米尔的全部主权,但两国仅分别控制克什米尔的部分地区。两国曾因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爆发过3次战争: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1999年卡吉尔战争。
1972年由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和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在印度小镇西姆拉签署《西姆拉协定》(Simla Agreement),旨在解决1971年长达数月的战争后这两个南亚国家之间的冲突,并促进其和平关系。双方同意在战后“以和平方式”解决任何争端。
该协议也正式确立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实控线(LoC)。而这条长达740公里的实际边界,将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分开。
印度政府2019年8月更正式宣布,正式废除境内查摩及克什米尔邦的自治地位。
几十年来,克什米尔内多个激进组织一直与印度安全部队发生冲突,要求克什米尔独立或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并造成数万人在暴力事件中丧生。
谁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隶属巴基斯坦激进组织Lashkar-e-Taiba(LeT)分支,名为“克什米尔抵抗组织”(Kashmir Resistance)的一鲜为人知的反印度武装组织,在网上宣布对这宗攻击负责,并称不满超过8.5万名“外来者”在当地定居。
巴基斯坦否认支援或参与“克什米尔抵抗组织”施袭,只在道德、政治和外交层面上支持克什米尔人民。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呼吁印度提供证据,以支持其关于巴基斯坦参与克什米尔袭击的说法。
印度则已将该组织列为恐怖组织。印度总理莫迪则谴责事件,形容为令人发指,矢言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将把凶徒绳之以法。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分析担心印巴有军事升级可能。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Khawaja Asif)日前也向天空新闻(Sky News)表示,此次枪击事件或会导致印巴之间爆发“全面战争”。
阿西夫表示,他的军队“已做好应对任何突发状况的准备”。他说:“若发生全面攻击或类似事件,那么显然就会爆发全面战争。”但也表示希望争端能透过谈判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