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特朗普目标为重组全球经济:仿效80年代“沃尔克冲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大打关税战,引发股市下挫之余,亦触发市场人士对美国经济衰退的忧虑。然而,他4月8日回应表示,不考虑暂停加征关税,强调希望与所有国家达成公平的协议。究竟为什么特朗普如此执著于关税措施?
关税是特朗普计划的重中之重
特朗普早于上世纪80年代,就一直在谈论对全球征收关税,当时他的目标是日本。他过去曾多番表示:“对我而言,字典里最美丽的词汇就是‘关税’。”无论这位总统有时表现得多么前后矛盾甚至困惑,他周遭的人都很清楚他想要实现的目标。
新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Stephen Miran)在上任前不久撰写了一份长篇论文《重组全球贸易体系的使用者指南》,详细说明了美国应如何不仅使用关税,而且还威胁撤回其安全支持,以迫使其朋友和盟友接受美联储削减其美国国库券的支付。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实际上相当于美国债务违约。
而关税在这其中有着关键作用,就是利用美国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国和最大债务国的实力,迫使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它最终想要的是,让美元贬值以重振美国制造业并抵御中国的竞争,同时保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但世界其他国家却将为此付出代价。
效法40年前的先例?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自己制定和裁判的国际贸易博弈中赢得胜利。但现在,美国正面临严峻的竞争,主要来自中国。特朗普政府想透过利用关税政策,要求所有人重新开始,进行新一轮“全球经济重组”。
虽市场目前对此暂并无信心,股市应声下跌。但上世纪80年代,时任美国联储局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的“沃尔克冲击”(The Volcker Shock),曾是导致全球经济重组的先例。
1979年10月,沃尔克当时为应对通胀,将利率上调至惊人的13%,随后又升至17%。很快美国就陷入经济衰退。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数百万人失去工作,尤其在制造业领域:因飙升的利率推高美元价值,使美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在世界市场上失去优势。
沃尔克其后又将利率推高至19%,迫使经济再次陷入二次衰退。但到1983年中期,通胀率已降至2.5%。然而,比降低通胀更具决定性的是美国经济的重塑。沃尔克的高利率导致美国去工业化进程加速,投资涌入金融和房地产,引发了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巨大信贷泡沫。
当时,美国股市在“沃尔克冲击”宣布后暴跌8%,但美国透过看似无限的借贷,吞噬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使得世界经济围绕着美国进行重新排序。如今,沃尔克已成为央行行长们的民间英雄: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担任联准会主席的Ben Bernanke ,曾称赞沃尔克的“独立性”,以及其勇敢面对政治风暴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