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价暴涨为进口米提供契机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一些国家如今开始种植类似日本米的品种。日本原产的大米愈来愈贵,也为这些外国产的日本米提供了攻入日本市场的契机。随着日本农民高龄化,日本米粮短缺,外加特朗普的关税施压,不排除日本政府会在不久的将来被迫敞开大门迎接美国米。

日本去年夏天闹米荒,货架上大米短缺,米价一直居高不下。日本全国超市大米平均零售价目前为5公斤3892日圆,这要比去年6月的2000日圆高许多。

日本政府原本以为去年秋季新米上市后,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但现实并非如此。日本便利店卖的饭团已应声涨价。日前在便利店看见一名日本大学生拿起饭团,后来又放下转过去买面包,一问才知他觉得饭团贵。

一名30多岁的日本家庭主妇说:“以前还可以买到100到120日圆的饭团,现在都在200日圆以上,挺贵的。”

日本政府已计划释放储备米来稳定大米价格,各大食品公司抢着预定这批米。民众都希望米价稳定后,店家也能考虑降低饭团价格。不过,有评论指出,食品涨价后往往难降价,估计饭团很难回到以前的价格。

有日本商家顺水推舟,把原本是庶民食品的饭团改制为高级品,把饭团内的佐料升级,一个饭团可以卖到比一碗拉面还贵。

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米价高涨自然也推高了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停滞多年的日本,通胀率一直偏低,可是随着大米涨价,日本最近的通胀率已高过美国。美国通胀率在2022年6月达到峰值后有所放缓,2025年1月为3%,而日本同月的通胀率上升到4%。

住在美国的朋友日前回日本,看到超市里的大米售价就说:“早知道这样,我就从美国扛些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大米回来。美国产的日本大米价格现在比日本便宜,而且一些品种很符合日本人的口味。”

日本人对大米要求很高,对日本原产的大米尤其不离不舍。记得,日本在1990年代闹米荒,从泰国进口香米,却有报道揭露泰国米不受落,被认为只适合炒饭。

自从日本米打开海外市场,一些国家如今也开始种植类似日本米的品种。日本原产的大米愈来愈贵,也为这些外国产的日本米提供了攻入日本市场的契机。东京一些超市已开始看到外来米上架,例如加州大米“卡洛斯”以及混合了台湾大米的品牌。

美国指责日本大米进口和分销制度严格且不透明

美国对日本保护大米市场之举早就不满。美国去年发布的《对外贸易壁垒报告》就指责日本大米“进口和分销制度严格且不透明,导致(外国)大米无法充分走入日本消费市场”。

特朗普政府如今更是揪着大米问题不放。日本经济产业部长武藤容治3月10日在美国要求豁免关税不果,隔天还被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批评日本“对大米征收700%的关税”,是对美国出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国家之一。

日本政府辩解说,日本每年已免关税进口约77万吨大米。2023年,日本从美国、泰国、澳大利亚、中国大陆等地进口大米,其中美国进口量最大,超过34万吨。不过,这些进口米大部份用于加工业,以及用作牲畜饲料。

日本对进口大米不积极,主要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农业。随着日本农民高龄化,日本米粮短缺,外加特朗普的关税施压,不排除日本政府会在不久的将来被迫敞开大门迎接美国米。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