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政变|缅甸的宗教力量 佛教僧侣尚未加入示威行列
缅甸政变发生以来,多个地方连续爆发示威。示威的民众以学生及年轻人为首,反对军政府与要求释放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但在缅甸还有一股庞大的群体尚未加入其中,就是佛教僧侣。
缅甸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政府正式承认的种族高达135个,但在宗教方面有九成人口皆为佛教徒。城市各处可见的寺庙与僧侣,是缅甸佛教力量的代表。
但佛教在缅甸不仅只是宗教,他们亦代表着缅甸的民族主义力量。在英国殖民统治时代,政府为推进世俗教育,压仰佛教并把基督教、印度教及穆斯林带入缅甸,并为促进农业及经济发展,让印度的穆斯林人口不断增加。加上当时印度商人控制着缅甸一些经济领域,种种因素促成缅甸人对印度人的不满,特别是穆斯林被视为对当地生活的威胁。
2007年袈裟革命
1988年军方正式掌权,在军事统治期间,佛教同样备受打压。在2007年,有超过8万名的僧侣加入反政府示威行列,被称为“袈裟革命”或“番红花革命”。僧侣站在示威群众的前线,要求军政府撤回取消燃油补贴,释放昂山素季。尽管当年的示威被军方成功镇压,但一般认为这次的僧侣示威促成了军方妥协,为2011年民主化时代奠定基础。
佛教的力量在近年被再度提起,原因正是英国殖民时代长久遗留下来的问题,缅甸的穆斯林成为被针对的对象。在民主化时代政府取消了对僧侣言论自由的限制,他们对反穆斯林的言论日渐高涨,民族主义的言论受到佛教徒广泛的欢迎,渐渐成为一股庞大的力量。
而昂山素季与军方共同领导的政府无视,甚至促进了针对穆斯林的言论发展,最终促成了2016年罗兴亚人危机。
巩发党望吸引僧侣支持
在2020年的大选,军方为重夺议会议席,与昂山素季的全国民主联盟展开对抗。尽管军方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与佛教无直接关系,但该党在竞选活动中的言论无疑吸引了他们。巩发党把自己塑造成“保护宗教”的形象,把全民盟描绘为破坏宗教的政党。
军方希望借着鼓吹民族主义,吸引僧侣的支持,然而2020年大选中巩发党惨败收场。
在政变发生后,人们偶尔可见僧侣加入反对军政府的示威,但他们人数不多,僧侣尚未正式加入示威的团体中。外界正关注他们会否再次组成如同袈裟革命的力量,对军政府造成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