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向矫正不人道 马尔他立法禁绝 成欧洲首例

撰文: 黄珮瑜
出版:更新:

南欧国家马尔他当地时间周一(5日)立法禁止所有性向矫正治疗(gay conversion therapy),是首个欧洲国家将这个具争议性的做法刑事化。

马尔他国会表决通过禁止所有形式的性向矫正治疗。(路透社)

有关法案当地时间周一获国会表决通过。在新法例下,任何人若果意图改变或者压抑他人的性向,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最高可被判监一年以及罚款一万欧元(约83,000港元)。新法例还列明没有任何一种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应该被视为不正常、病态或有缺陷,又明显指出性向矫正治疗是“骗人和有害的”。

除此之外,有关法案还允许年满16岁的人士,毋须监护人同意或法庭批准,亦可按自己意愿接受变性手术。

马尔他心理医生协会和精神科医生协会等欢迎法案获得通过,又再次批评有关治疗不人道、不科学,纯粹出于偏见,是对性小众人权的践踏。世界精神医学会亦一直反对性向矫正治疗,认为它有违道德,而且至今未有科学证据显示性取向可以强行改变。

英国《图灵法案》生效,意味有数万男子获得平反。“电脑之父”图灵因同性恋者的身份,被当时的英国政府迫害,职业生涯尽毁。(网上图片)

 “电脑之父”图灵因性取向被迫害

所谓的性向矫正治疗,是指通过祈祷、心理辅导、催眠、激素治疗甚至电击等方法,去改变同性恋者的性倾向。历史上曾经有多位伟人因为性倾向,被强行接受性向矫正。例如英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电脑之父”图灵(Alan Turing)便因为性倾向遭英国政府无情迫害,他于1952年被判“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罪”,须注射女性荷耳蒙,即俗称的化学阉割。由于图灵在治疗后出现乳房发育等副作用,导致他身心受创,最终在1954年自杀身亡。

 性向矫正至今仍未禁绝

强制别人“纠正”性取向,听起上来非常荒谬、不文明,欧美不少医学组织早已指出有关治疗是伪科学,对人有害。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信奉这一套。在中国内地,无数同志被家人强迫接受治愈,性倾向矫正逐渐形成一条产业链。有内地同性恋组织一份调查显示,1600多名受访的性小众中,近十分一人,因为家庭压力、社会认同等因素,决定接受治疗,尝试改变性取向,不过没有一个案例显示相关治疗有效。

而在对同志更友善的国家如美国,则有五个州份,包括加州、伊利诺伊州等,明文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倾向矫正治疗。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