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神秘感 苹果终容许员工发表AI研究 跨出高墙第一步
科技界发展一日千里,除了各自修行,还有赖研究者愿意发布研究结果、开放编码。然而苹果公司作为矽谷巨头却相对封闭,是科技界最神秘的企业之一。近日苹果终于愿意在围墙上敲出第一条裂缝,容许部分员工发布研究报告及参与更多业界分享活动。
据美国媒体Business Insider报道,苹果的人工智能研究总监萨拉赫丁诺夫(Russ Salakhutdinov)于周二(6日)表示,公司将逐步容许其人工智能研究员发表研究,及于人工智能社群参与更多。萨拉赫丁诺夫指有关决定是为了吸引及留住人才。
限制发表有如摧毁事业
研究人员依靠发表文章,建立自己的事业及知名度,如限制员工发表,会令人才流失。Facebook的人工智能部门主管Yann LeCun表示:“你不能告诉人们‘为我们工作,但你不能告诉他人你正在做什么’,因为你基本上是摧毁他的事业发展。”
开放资源 助扩数据库
与其他范畴不同,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以作深度学习训练,因此相当依仗开放协作。人工智能研究员不但会定期参与业界会议,还会发表文章、参与发放原始码计划。以Google为例,企业则开放了其机器学习资料库,让开发者使用,亦从而累积数据令资料库得以扩大。Google近日就决定把名扬世界的AlphaGO程式码放上开源平台GitHub,供开发者免费下载。
相关文章:Google及Facebook等五巨头组AI联盟 独缺苹果
01百科:开放协作是什么?要推动技术发展,科技界不少成员会开放原始码(open source),公开资讯、蓝图、编码等,让其他成员可以免费取用,例如Android就是其中一种开放作业系统。由开放原始码运动,逐渐衍生出开放协作(open collaboration),指成员以寛松方式合作,向目标共同发展,生产出大家都能享用的产品或服务。
科企组AI联盟 苹果不在其中
现时微软、Google、Facebook等巨企建立联盟,共享人工智能的资源之余,亦会与公众沟通交流人工智能有关资讯。然而苹果并未加入联盟,亦不如Google般手握海量搜寻数据,同时比其他巨企欠缺人工智能人才,令苹果与其他竞争者相较落后。就以声控智能助理为例,苹果的Siri虽有幽默感,但功能上已较亚马逊的Alexa、Google Home等落后;而苹果近日表示有意发展无人车,但数据的缺乏亦恐怕令它举步为艰。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