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心想跟各界讲和? 哈佛学者Stephen Walt:是独裁者表征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传媒的牙齿印向来不少,一些美国著名传媒机构在选前均表态支持希拉里,而宿敌《纽约时报》更与他颇为不和。特朗普早前突然取消与《纽时》的访问安排,但其后回心转意,周二(22日)到《纽时》总部与记者和高层会晤。而且他不断推翻竞选承诺,大选前后判若两人,但令记者无所适从。
特朗普似乎与想跟传媒打好关系,减少对他负面报道。不过,有评论认为,特朗普与《纽时》打好关系并“打倒昨日的我”,透露了他愿意做交易之余,同时反映玩弄这种“不确定性”、反复无常的策略于股掌,制造混淆,令自己维持强大。
著名学者沃尔特(Stephen M.Walt)亦撰文批评特朗普有意控制传媒,是独裁者的表征之一,一旦真的出现这些情况,恐怕美国民主要面对风险。
特朗普与传媒的关系可谓爱恨纠缠,美国的记者也不太喜欢他,那特朗普该如何做呢?特朗普周二说,若果《纽约时报》董事长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认为他在某方面做错了,有一个简单方法:直接致电他。话虽如此,特朗普为人似乎反复无常,许多人认为他的意见不够实际,纽约大学教授罗森(Jay Rosen)形容,由于特朗普“有很多地方做错了”,这令苏兹伯格不知何时才致电他。
“他喜欢做交易 渴望去取悦”
BBC驻美国记者麦克凯维(Tara McKelvey)昨日撰文形容,特朗普自愿提出这种“待遇”,透露了他的管理风格:他喜欢做交易,并似乎渴望去取悦。这种交易,也反映了特朗普与传媒关系的基本事实:他愿意作出改变去取悦别人,或者当这种改变适合他。任何事是可以商讨的,包括会晤时间表、事实的“摆位”等等。
在竞选期间,曾声言要筑起美墨边境围墙,禁止移民偷渡。但当选后,他态度变软,说可能会起围栏。令人意外的是,曾要求刑事调查卷入使用私人电邮伺服器丑闻的希拉里,但当选后,意外地说“不想再伤害她太多”。在与传媒打交道,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批评记者报道不实,双方关系充满误解,带著愤怒。但他周二(22日)愿意为《纽时》在最后一分钟更改行程,颇令人意外。
他在Twitter更利用传媒作为攻击的标签,曾称《纽时》是“失败”传媒组织,又攻击其他记者报道不实,令记者们颇不喜欢。就算他当选后,在Twitter引述《纽时》称特朗普相信很多国家应拥有核武,特朗普批评他们不诚实,并指自已没有说过。不过,他曾向《纽时》记者表示,认为若果日本拥有核武,将会更好。
玩弄“不确定性”策略 维持权力
记者麦克凯维形容,特朗普希望记者喜欢他,选择向电视记者及《纽约》职员会晤,又邀请其他记者到他的高尔夫球会参观。特朗普又是一个新闻的消费者,看新闻读报纸,想知道别人正在想甚么。他尤其注意有关自己的文章,并让记者知道他不喜欢的地方。
自从特朗普当选后,部分政策态度和立场明显不同,记者麦克凯维指出,特朗普有意制造大量不确定性(Uncertainty),让记者尝试发挥。教授罗森形容,“这将会是特朗普治下黑暗及危险的东西。”他强调,“在威权政体下,混淆(confusion)是基本…混淆是政治工具,维持领袖权力。
有评论认为,特朗普使用这种“招数”,似乎渐渐迈向威权政体下的独裁者的路线。著名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沃尔特(Stephen M. Walt)在《外交政策》撰文谈及总统是独裁者的10种特征,其中头两项即谈及如何利用传媒维持统治,内容更见针对特朗普。他忧虑美国的民主体制将会面对风险。
或控制资讯流通
沃尔特提到第一种表征,是有系统地威吓传媒。乔治奥维尔在他的著名小说《1984》提到,独裁者靠控制资讯流通生存。但在民主制下,自由、有动力、机警、敌对的媒体被视为民主自由的核心保证,若没有这种媒体,人民便无法得知领袖想甚么。沃尔特指出,特朗普上台,似乎靠夸大及说谎策略,美国民众无法透过正确及独立的资讯认真判断他的表现。若果特朗普政府尝试透过制定政策限制传媒的出版自由,或者威吓传媒组织等等,这将会是最大的表征。
特朗普曾在今年2月称,拟修改诽谤法例,容许公众人物更容易起诉传媒。他或者透过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监管权力,骚扰尖锐的传媒;若果《纽时》等传媒对特朗普批评太严厉,也可以禁止采访;又可以比奥巴马更强硬地对付泄密者,及起诉使用机密来源的记者等等手法。
或拉拢传媒支持
第二种表征是在尝试打压传媒之时,特朗普正在用总统之拉拢传媒的支持,从而建立支持特朗普的“网络”。首先,他可透过官方新闻机构,发布一系列倾向特朗普的报道。在特朗普理想世界,美国民众会从多个渠道获得新闻,包括可以欺骗公众的特朗普Twitter。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