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投书《纽时》:中美竞合关系是可能的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宣布第一批内阁人选,其新班底主张与中国建立“竞争合作”关系,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11月24日投书《纽约时报》,她呼应美方主张,讲述中美之间的竞合关系是可能的,引起外界关注。
她谈到中美关系在过去4年严重受损,认为即便竞争不可避免,也需要在合作上管控好,两国是有可能通过解决彼此关切来发展某种竞争与合作关系。
11月24日,傅莹向《纽约时报》投书文章,题为《中美构建竞合关系是可能的》。傅莹是现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中国外交工作的智囊之一,她阐述的内容获认为有代表中国政府立场的意味。
整篇文章分三个部份:一是为中美重建关系定调;二是检讨当前中美冲突起因,并提出缓和手段;三是提出未来合作空间。
中美关系过去四年严重受损
傅莹在文章表示,中美关系在过去四年受到严重受损,双方都表达许多不满和关切,美国认定中国要争夺世界霸权,中国人看到的则是美国阻挡中国前进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似乎双方都确认对方是错误的一方,随着两国关系近年变得更紧张,华盛顿开始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给中国留学生制造麻烦。
▼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11月7日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宣布胜选,请点击观看更多现场图片:
两国若滑向冲突将是历史悲剧
她称,重新激活中美关系时,重要的是准确判断对方的意图,中国无意取代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也无需担心美国改变中国的制度,又称中美两个强大国家若因误判而滑向冲突,那将是历史悲剧,必然要损害两国根本利益,让许多企业以至民众付出代价。
竞合关系有可能
傅莹称,两国是有可能通过解决彼此关切来发展某种“竞合”(竞争与合作)关系,在经济和技术领域,规则和法律须得到遵守,北京重要的是解决在华美企的关注,比如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和私隐,她谈到中国政府已在完善法律。她认为华盛顿则应该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环境,美方对华为公司在拥有优势的恐惧,不应该以政府霸凌方式表达,她称美方对TikTok的做法也是很不公正。
傅莹又谈到在政治领域,美国“早该放弃干涉他国内政的习惯”,她称美方指责中国制度或者针对中国的国内政策采取行动令中方反感,另一边,中方也需要更加主动地向外部世界提供第一手信息。
应在战略层面对话
傅莹在其文章中认为,中美两国军方应该在战略层面进行对话,并认为两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数码安全方面有合作的空间,中美如能携手与其他国家同心协力应对这些挑战,多边主义将继续为人类进步带来希望。
傅莹还在文中划下中美关系红线,称美方需要尊重中国人对国家统一的信念,不要在台湾等问题上挑战中方,或是介入南海领土争议。
在未来中美合作空间上,傅莹指出,中美合作的空间和需求很大,最紧迫的是对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合作,如果两国能够携手提高全球疫苗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整个世界都会因此而获益。
《纽约时报》社论版执行主编金斯伯利(Kathleen Kingsbury)之后发表文章《纽约时报为何刊登傅莹论美中关系的文章》,阐述刊载傅莹文章的考虑,指傅莹是在阐述中国政府计划与拜登新政府合作的条件。
金斯伯利称“傅莹撰写的专栏文章,其内容和言外之意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2020年北京的想法。傅莹是中国政府中的重要人物——比她的头衔所传达的重要得多。她是中国地位最高的女性之一,被普遍视为温和派。”
金斯伯利指出,傅莹这篇文章是到目前为止,是中国政府关于拜登当选总统的唯一官方声明,超越了通常的陈词滥调,“不可否认,美中关系在过去四年中受到了损害。傅莹是在阐述她的政府计划与拜登新政府合作的条件”。
她指出,这些条件既包括含蓄的威胁,也包括橄榄枝,可能会对美国今后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金斯伯利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想法——需要进行多边合作,而拜登和他的团队似乎也致力于此。与此同时,自尼克逊(Richard Nixon)以来的每一位美国总统都会吿诉你,与中国打交道的问题永远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相关图辑:有可能加入拜登内阁成为部长的热门人选都有谁?请点击放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