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地震酿生态灾难 遍地黑金鲍鱼暴晒濒死 威胁渔民生计

撰文: 罗恩赐
出版:更新:

新西兰周日(13日)发生地震,令基督城北面的旅游胜地凯库拉(Kaikoura)的海床升高,大遍礁石离开水面,数以万计黑金鲍曝露于空气之中。这个品种的鲍鱼产量很可能因而严重受威胁,令渔民生计大受打击。凯拉库离基督城北面150公里,是新西兰著名旅游胜地,以观鲸及海鲜闻名。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承诺协助重振当地生计。

新西兰周一(13日)发生7.8级地震后,旅游胜地凯库拉的海床升高,酿成“鲍鱼危机”。(网上图片)
震后海床升高,令沿岸大片地区(深色部分)暴露在阳光下,包括龙虾等海洋生物走避不及,生命备受威胁。(网络图片)
新西兰南部盛产黑金鲍(图),是代表新西兰国家形象的产物。(网上图片)

凯库拉附近一处称为Ward to Cape Campbell的沿海地带,其海床在地震后升高2米,大遍礁石露出水面,令大量鲍鱼及各种物种如小龙虾曝露在空气当中。渔民将一颗颗鲍鱼从礁石取下,潜水员则努力将鲍鱼放回海中。

当地渔民Tim McLeod称,要保住这些鲍鱼的性命,是与时间竞赛。“我们最大的考虑,是要将这些鲍鱼尽快放到水中。牠们离开水之后只能存活数天,最坏情况,是太阳出来之后,他们可能在数小时就会死掉。处理这些鲍鱼必须极为小心,并且要逐一放回海里。那不是把牠拔出来放到水里就可以,牠们需要抓住礁石才能生存”他说。当地的鲍鱼产业委员会非常忧虑这次鲍鱼危机,并与政府人员合作致力挽救牠们。

受地震影响,当地海床将永久改变,对海洋生物造成的浩劫难以估计,可能需时5年才能让当地生态恢复。

新西兰南部,包括地震灾区凯库拉在内,是盛产黑金鲍(Black abalone)的地方。牠是代表新西兰国家形象的产物,而这种纯野生的鲍鱼,也是中国不少大城市高级餐馆用以招徕贵客的名菜之一。

地震后凯库拉有上千名观光客及当地居民受困,须由直升机运送至军舰疏散。(路透社)

上千观光客受困 总理承诺重振凯库拉

地震发生后踏入第三天,观光胜地凯库拉有上千名游客及数百名当地居民受困,其后由直升机逐一送到军舰上。凯库拉是今次地震的重灾区,从直升机空中俯瞰,可见当地有一大片草原陷落,只剩下3只乳牛困在中央。牠们其后亦获救。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John Key)承诺有必要时会在国会推出紧急法,协助重振凯拉库人民的生计。凯拉库离基督城北面150公里,是新西兰著名旅游胜地,以观鲸及海鲜闻名。

▲凯库拉有大片草皮陷落,有人在直升机上拍到3只幸存的乳牛站在狭小的草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