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推针对伦敦置业资助计划 被批会推高楼价兼劫贫济富
英国政府去年秋季出新招,推出置业资助计划“Help to Buy”(助你置业)的伦敦版本,重点资助全英呎价最高的伦敦,“Help to Buy London”(简称H2BL),新计划于周一(1日)正式运作,外界对计划成效提出质疑,指其不但无助有意买家当业主,更有推高楼市并“劫贫济富”的嫌疑。
计划实行前,即使按揭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以及银行提高了放贷额予首次置业人士,有助置业需求增加。然而,楼价一直处于高位也同样令置业门槛很高。买家为了通过按揭压力测试,往往要储下巨额首付。
伦敦版资助计划将原贷款率由楼价20%提升一倍至40%,英国按揭公司Halifax数据显示,2015年伦敦的首次置业楼价平均为约36.7万英镑(约407万港元),平均首付为9.1万英镑(约101万港元),受惠于新计划下,首付只需1.8万英镑(约20万港元)。
汉普顿国际(Hamptons International)的房地产研究部门主管Johnny Morris表示,“与不受资助时相比,计划可让受惠买家住得接近伦敦中心3.2公里。”换句话说,计划可令买家更早上车,或住得更接近市中心。听来应是利民政策的H2BL,为何会受到多方抨击?
从事地产业务多年的普莱尔(Henry Pryor),就狠批H2BL在实行上以致道德上都有问题,如斯严重的指控并非无的放矢。首先,表面上是帮助上车的政策,实际上会倒过来推高楼价。原计划“Help to Buy”在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实行期间,英国楼市平均升幅达8.2%,至25.2万英镑(约280万港元)水平。伦敦楼市受外国投资影响,升幅更高至17%,平均楼价达45.9万英镑(约510万港元)。计划令房屋需求增加,甚至可抵销4月将增加3%的印花税效应,继而推高楼价。 楼价越高越需要资助,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得益者只有发展商。
对买家来说,计划风险亦不容忽视。H2BL首5年为免息贷款,由第6年起每年征收同比上升的利息,地产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房地产研究部门主管库克(Lucian Cook)指出:“买家不应只看眼前利率低的境况,亦应考虑5年后利率提高会如何。”一旦楼价下跌,上车人士或惨变负资产。
库克又质疑,在伦敦的高楼价环境下,即使计划令首付降至5%,但加上印花税及律师费等费用,“也不是一个小金额”,计划不能对真正有需要人士雪中送炭,只能为较富裕者锦上添花。
什么是“Help to Buy”?
英国于2013年9月提出房屋资助计划“Help to Buy”,共有两种政策,分别是贷款及按揭担保。
贷款计划针对首次置业人士的自住房屋,政府为60万英镑(约666万港元)以下新建楼房提供最多为总值两成的贷款,并于第6年始征收1.75%并同比上升的利息。
按揭计划对象则不限于首次置业人士,亦不限房屋新旧,此计划下政府将担任担保人角色,协助买家申请按揭。两者均容许买家以5%首付置业。
新版本的“Help to Buy London”(简称H2BL)有何不同?
计划令首次置业买家数目上升60%,不过截至去年9月,伦敦房屋只占受惠数当中6%,原因无他--即使借贷20%,房价仍远超伦敦人负担,故今年2月推出的的伦敦人专用计划“Help to buy London”(简称H2BL)将贷款额提升至40%。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