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地震触动英国工程师发明逃生胶囊 海啸突袭随时自救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外海发生黎克特制9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卷起高达40米的巨浪。受灾最严重的岩手、宫城及福岛县,大量建筑物被毁,甚至被夷平,逾18,000人死亡或失踪。 “311”地震在无数日本人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英国的航天工程师夏普(Julian Sharpe)不是身处当地,但看到地震新闻后感受甚深。他眼见灾区不少避难中心被海啸淹没,灾民无处逃生,有人涌到学校和民房天台,仍逃不过被海啸卷走的厄运。夏普心想:究竟有没有方法能够帮助灾民自救?
夏普回想起2009年时,与家人到美国俄勒冈州坎农海滩(Cannon Beach)度假。看着那条延绵不断的海岸线,夏普想像一旦海啸来袭,海浪便会直涌上内陆地区,为当地带来摧毁性的破坏。那时候的坎农海滩将有如一个扭开了水龙头的浴缸,水位只有不断上涨,即使避难中心也不一定能够幸免。夏普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躲于一个密封而且浮于水面的胶囊内,令人不致被卷入怒海中或遭到硬物撞击。
浮水逃生胶囊能抵御撞击及高温
夏普花了多年时间将构想变为现实,并将自己的发明命名为“逃生胶囊”(Survival Capsule)。这个鲜艳夺目的“巨型桌球”,不但在海啸当中,成为你的挪亚方舟,而且在风暴、地震和龙卷风来袭时,也能发挥作用。逃生胶囊的外壳由航空级铝合金建造,坚固无比,能够抵御时速120公里的撞击力,也不会被尖锐物件刺穿。
逃生胶囊亦铺上了陶瓷隔热层,能抵挡摄氏1,100度的高温。即使外面发生火警,里面的人也能安然无恙。此外,它能够浮于水中,其独特的设计能确保它不会上下翻转,而且门窗都是舰艇用的抗水压式舱门,即使受到挤压也不会意外打开,那么里面的人便能安心在胶囊里静待救援。
至于逃生胶囊的内部则设有赛车座椅,为人提供最好的保护。胶囊内还有一小时氧气供应,一旦氧气用完了,里面的人可以打开特殊通风口,让新鲜空气进入。
氧气、食物、水应有尽有
另外,胶囊内还有空间储存水和粮食,亦设有GPS定位系统以及无线电通讯设备,方便与外界联络。外观上,夏普特意挑选了橙红色,有利救援人员辨识。胶囊顶部还有一个吊环,方便救援人员利用直升机或起重机将胶囊运走。
以上种种都只是标准配备而已,买家还可按自身需要,加装厕所、太阳能板、环回音响等。目前最基本的设计能够容纳2个人,生产商将会推出不同型号,最大的能容纳10人。买家可将胶囊置于后院、家中、停车场或屋顶,万一发生天灾,便可立即躲进这个临时避难所内。
夏普表示,现时的灾前预警能够拯救九成人的生命,但仍有一成人可能来不及逃生。他期望逃生胶囊能拯救这一成人,令整体伤亡率减低至3至4%。夏普说:“日本三一一地震过后,我决定要设计逃生胶囊,使大家都能够受惠……全球有135个国家受到海啸威胁,只要能拯救一条性命,逃生胶囊就有意义了。”夏普目前还未为逃生胶囊定价,但强调不会擡高价格,希望大部分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海啸究竟有多危险?
自然界有4种环境骤变会引发海啸,包括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岸或海底大山崩,以及陨石撞击地球,海底地震形成的海啸最常见。海啸是波长极长的重力波,若发生在近岸浅水海域,海浪因海水深度渐浅、浪高骤增而造成严重灾难。发生地震的外海,即使海浪仅0.1至5米高,波长达1500公里,波速每小时达500公里。当海浪到达近岸地区,海浪撞击海床减慢波速,导致后浪推前浪重叠,波浪大幅升高,最高达50米,摧毁力惊人。 为减低海啸的伤亡,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等设国际预警系统(IWS)。常受海啸威胁的国家如日本都设区域预警系统。当海水水位改变,深海海啸侦测器探测到海水压力变化会将信息传送卫星,再将讯号传至海啸预警中心,过程仅数分钟。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