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冲突】“印度经济圈”抵制华货 贸易关系密切难说散就散?

撰文: 梁凯怡
出版:更新:

中印爆发边境冲突,引发两国近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军事危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印度,国内反华声音愈来愈大,民间提倡“印度经济圈”,发起行动抵制中国货,“#BoycottChineseProduct”(抵制中国货)成为网络热话。两国贸易关系密切,要彻底撇清关系也许是说易行难。

“香港市场”要改名

印度国内向来不乏反华声音。月初两军对峙时,一款名为“删除中国手机应用程式”(Remove China Apps)的应用程式已经于印度爆红,两周下载量破百万。

直到中印发生流血冲突,民间反华情绪升温。示威者抗议解放军杀害印军,有人烧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相片。愈来愈多人支持“印度经济圈”的理念,小米、华为、联想(Lenovo)和TikTok等全部都成为目标。位于西里古里(Siliguri)的“香港市场”也因而决定改名,同时不再出售中国产品。

印度贸易逆差严重 华企垄断手机市场

谈到抵制中国货,就不得不谈论两国的经济关系。过去近十年,中国科技巨擘向印度初创企业投资数以十亿计美元,不过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影响力是来自贸易。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印贸易额达到926.8亿美元,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高达567.7亿美元,即超过贸易额的六成。贸易逆差一直是印度政府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要求中国对印度出口商开放资讯科技和制药市场,另一方面发展本地制造商减少依赖。

印度从中国进口不同产品。例如印度有28%的冷气机都是从中国进口,另外有15%至20%的汽车零件也是来自中国。印度商业和工业部的数据指出,2018至19年度期间,印度进口的中国货最多是电子设备,达206.3亿美元,其次是核反应堆和化学物,分别达134亿美元和86亿美元。印度智能手机行业也几乎被中国公司垄断,最畅销手机品牌首五位有四间都是中国公司。华企于当地设厂,制造职位,也教印度难以说散就散。

要实践“印度经济圈”,难就难在缺乏替代产品。抵制中国手机应用程式也毫不容易。德国之声(DW)引述科技记者巴拉(Sahil Bhalla)指,要印度人霎眼间不用中国手机应用程式很难,要有够好的替代产品才有效。不过印度自家制的手机应用程式发展较慢,很多人也不了解科技公司背后的所有权和中国注资的水平。

印度看似处于下风,不过华盛顿智库奥尔布赖特石桥咨询集团(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南亚主管高希(Sukanti Ghosh)认为对于中国希望成为全球科技主导力量的目标,印度的角色重要,“我不相信这个关系中有任何人是输家,两国显著获利。”例如小米和TikTok则视印度为最大和最重要的海外。

虽然抵制“中国制造”说易行难,但有网民指出,抵制中国货不是要即时丢掉iPhone和废弃汽车,只是从今起,不论有多微小,也尽可能不用中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