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王驾崩】军方誓阻走向共和 泰王身后埋危机 重启选举成关键

撰文: 毛咏琪
出版:更新:

泰国是全球发生最多军事政变之一的国家,上一次发生在2014年,由军政府接掌权力至今。专家分析认为,泰王此际驾崩,由王储哇集拉隆功继承王位毫无悬念。在军方的管治之下,泰国社会在短期内仍能维持稳定,但真正决定国家前路的,将会是下次的民主选举。

泰王普密蓬离世,为泰国留下一抺政治阴霾。(路透社)

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研究教授Kevin Hewison认为,王储哇集拉隆功继承王位将是顺理成章,军方已表明支持他的立场。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东南亚历史专家Patrick Jory指,对于很多泰国人来说,泰王逝世或难以接受,因他是他们生来唯一君主,他们将见证首次加冕仪式。悼念期可能长达一年,Jory指出,军方很大可能会在这段时期继承掌握政权,直至完成王位交接,“以维持政局稳定”。

当泰国回归民主政权,所有政治活动禁令取消,那时才是真正的考验。
历史专家Patrick Jory

大选或押后至2018年

这意味军政府有可能把原定明年举行的大选,押后至2018年才举行。Jory同时指出,当泰国回归民主政府,一切政治活动禁令取消时,才是正真的考验。

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发生过19次政变,其中14次发生在普密蓬治下,包括2014年推翻英禄那次。泰国既有“微笑之国”美誉,也被称为“政变之国”。

2010年的红衫军示威,遭军方血醒镇压,是泰国近年最严重的动乱。(Getty Images)

5年不见民主选举 红黄衫军对决未了

2006年是改写泰国命运的一年,深得草根阶层支持的总理他信在政变中落台,一直流亡海外,泰国自此陷入红、黄衫军对抗的局面。2010年红衫军不满他信合法政权被推翻,举行反政府示威,上演了泰国近年最血腥一幕,军方武力清场酿成逾80人死亡,红衫军被迫投降,两方对峙持续至今。

他信之妹英禄在2011年民主选举中上台,泰国在2013年底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指控英禄以大米补贴计划收买选民,至翌年五月,军方一连数晚实施全国宵禁,时任陆军总司令巴育宣布接管国家,英禄被迫下台,持续6个月的反政府示威骚乱随之落幕。

王室与军方的利益共生关系

过去十年泰国政局的动荡,说穿了就是以民粹政策动团结农乡势力的他信阵营,与围绕泰国王室的传统建制精英以及曼谷中产阶级力量的角力。亲泰王建制力量关注,他信势力挟多数民意控制国家,甚至企图否定君主制、推动国家走向共和,而军方则成了泰国王室利益的台前捍卫者。泰国王室与军方存在着一种利益共生关系,只有在一个并非真正民主的制度下,军方当前的特权才能得以维持,而王室又需要军方这个捍卫者,确保自己在国家的超然地位,不会受到民选政客威胁。

巴育今年八月发动公投修改宪法,加大军方对上议院的控制权,并使民选政府按照军方制订蓝图治国,目标就是阻止再有巨大的民粹政治力量擡头,确保王室和军方能控制大局。虽然公投最终获六成支持票通过,但其实投票率不算高,只有五成五。事实上,时至今日,大批支持他信及其妹英禄的农民,仍然盼望他信回朝;而反他信的黄衫军普遍属于中产阶层或曼谷精英,不少人支持建制派的民主党,倾向与军方连成一线。下届民主选举会选上哪一派的候选人上台?军方是否会信守诺言还政于民?他信是否回朝有望?这些问题亦将影响泰国日后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