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坦莉宝雯勇于挑战犹太信仰 镜头以外反思时间生死
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的所罗门王死后国不能治,分裂出犹太国。后来这个民族亦都称之为犹太人,他们一代传一代的信仰就是犹太教。妮坦莉生为犹太人,却同时敢于挑战犹太信仰;她拍电影,抽象地相信与创造一脉相承;从犹太人的安息日,她亦反思时间为何物。
妮坦莉8岁开始不再吃肉,原因无他,就是不忍心杀害动物。2009年她读了美国作家弗尔(Jonathan Safran Foer)一本书,名叫《吃动物》(Eating Animals)。自此之后,妮坦莉更加决定全素,除了怀孕那段日子之外。
妮坦莉和弗尔互通电邮多年,既是笔友,也是“老友”。他们最近在《纽约时报》公开对谈,由工作到人生,聊得好不投入。妮坦莉回想自己二十来岁,初次接触佛教,那时已经心生疑惑:“我应该满足于当下即是?”犹太信仰在她心目中,核心在于盼望将来之事。他们常说“明年耶路撒冷见”,恍似还在流放的日子。“耶路撒冷可能是一个永不可及的概念,所以我们即使有了它,还是在盼望。”
丈夫米派德是法国人,婚后两年都归入了犹太教,一家三口现时住在洛杉矶。他们最近尝试在安息日放下一切工作,体验停下来的时间,感受犹太人的身分。当地的《犹太周报》问妮坦莉,最想儿子承传什么犹太信仰。保持一贯作风,她回答说:“犹太信仰的意义人人不同”。希伯来圣经之中,“以色列”是与神角力的意思,妮坦莉认为这正是犹太文化的最有趣之处,“所有事情都是疑问,不必然有答案。”
妮坦莉去年回到母校哈佛大学,勉励应届毕业的师弟妹要渴求知识、勇于尝试,演说赢得不少掌声。在结束之时,妮坦莉透露自己很喜欢一个思想家,是上世纪的犹太拉比赫舍尔(Abraham Heschel)。她引用赫舍尔的话说:“是生还是死,不费思量。真正费思量的,是如何生和如何死。”一句来自别人的话,也许正是妮坦莉一己的人生体验。所有事情都是疑问,不必然有答案。这是活于世上的美好信念。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