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也可生BB? 英研究指日后“造人”或无须卵子

撰文: 陈康怡
出版:更新:

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最近一个研究利用非自然方法绕过正常的受精程序,和“假胚胎”结合, 孕育出健康的老鼠后代。新技术意味着未来“造人”或无须卵子,男同性恋者或不育人士或可利用身上细胞繁衍后代。

佩里博士认为实验挑战既有的生物观念,让人类思考不同方法制造胚胎。(Sky News)

皮肤细胞或可代替卵子

英国巴斯大学分子胚胎专家佩里(Tony Perry)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其团队使用特殊化学物质,使未受精的老鼠卵细胞变成“假胚胎”,然后注入精子,使之成为正常胚胎。 胚胎其后发展成拥有正常寿命的健康小老鼠,而小老鼠也能透过此方式繁殖子嗣。

“假胚胎”无论在分裂或控制DNA上,都与身体大部份细胞(如:皮肤细胞)相似,故虽然实验一开始是使用卵细胞,专家推论未来人类生育可无须卵子,只要是带有所有染色体(23对)的细胞便可,染色体会先被抽走一半,其后再与精子的染色体结合。

▲两性繁殖受精过程:只载有细胞一半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 (每日电讯报)

▼佩里博士提出的单性繁殖方法:先把男性皮肤细胞抽出,去除一半DNA变成假胚胎,再利用体外受精方式把精子注入。假胚胎发展成正常胚胎后,植入代母体内发育成婴儿。(每日电讯报)

专家通过此方法培殖出来30只健康的小老鼠,部分已至少生产了两代。 (巴斯大学网站)

单性受精更胜复制?

这项技术能发育成婴儿的成功率接近四分之一,远高于只有1至2%的复制技术。外界对复制技术存有疑问,复制动物一出生因基因缺陷,导致寿命无法像自然出生的个体一样长,全球第一只复制哺乳动物“多莉”(Dolly)只活了 6 年多便离世。佩芮教授团队的新技术,也许能更安全有效地增加濒危物种动物数量。

英国弗郎西斯•科瑞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遗传学和干细胞专家洛弗尔巴杰(Robin Lovell-Badge)表示,研究虽没有详述受精时基因重编的过程,但相信技术可助男同性恋者繁殖下一代,虽然仍需母体孕育胚胎,但孩子基因完全来自男性伴侣。

另外,因服食抗癌药物影响生育的病人亦可透过技术繁殖下一代,高龄妇女亦可借此提高生育机会。

“单性繁殖”挑战伦理

不过,这项技术亦意味着人类可进行单性繁殖,引发家庭伦理的争议。男性可从自己身上抽取皮肤细胞,变成“胚胎”再注入自己的精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父母是谁”将是难以解答的问题,但专家相信,比起复制人,用这种技术繁殖的孩子会更像原有个体的非同卵双胞胎。

(每日电讯报/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