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指挥官被杀】北京与4国沟通 中俄电话引起注意

撰文: 何瑞莹
出版:更新:

2020年1月3日美军在伊拉克发起空袭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死亡。随后,一些国家展开沟通,大国之间频频通话,中国在两天之内连续接到4个电话。

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通电话。蓬佩奥随后在Twitter上说,他在同杨洁篪的通话中做出缓和地区局势的承诺。

中国外交部网站随后于1月4日公布外交部长王毅就中东局势同三国外长分别通话的消息。

首先来电的是伊朗外长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他说出伊方对伊朗将领遭袭事件的立场,希望中方能为防止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通电话来自法国外长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他说出法方对当前中东局势的看法,希望与中方密切沟通,为防止地区局势紧张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王毅于1月4日晚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通话,王毅表示双方应加强战略沟通,为妥善应对当前中东局势发挥负责任作用。

韩国《朝鲜日报》1月6日报道指出,“重要作用”、“积极作用”、“负责任作用”,这几个相似的词凸显出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地位至关重要,同时外界也普遍高度关注中方对这一事件的立场。

此外,从中方发布的新闻通稿来看,王毅同拉夫罗夫的那通电话比较“特殊”。其他三通电话中方都是“应约”通话,而与拉夫罗夫的电话则没有“应约”二字。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主任丁隆教授认为,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海湾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因此有充分必要保持密切沟通。中俄并非“应约”通话则说明中俄之间有关国际事务安全事务的沟通机制不需要特别的强调。

中国官方通稿中显然也给出一致结论,在同法国外长勒德里昂通话时,王毅表示“中法立场相近”,而拉夫罗夫则在电话中强调,“俄中立场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