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德国后再添离群者  大选当前法国表明反TTIP 协定势危

撰文: 李蔼明
出版:更新:

法国周二(30日)表示质疑跨大西洋贸易及投资伙伴协定(TTIP),继德国之后又添一个反对国家,加上美国国内愈趋高涨的质疑,令美国作为TTIP领头人,现况汲汲可危。

TTIP在法国有不少反对声音。(Getty Images)
法国贸易部长费克尔。(Getty Images)

欧盟与美国经过3年协商的TTIP,近日再现危机,继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日前表示TTIP“实际已死”,法国再随其后。法国贸易部长费克尔(Matthias Fekl)表示,将会在下月欧盟贸易部长会议上要求暂停TTIP谈判。《华尔街日报》引述费克尔在法国当地电台节目上指:“法国不再为这方面的谈判提供政治支持,美国人没有给我们任何好处,这不是盟友之间应有的磋商方式。”

虽然经过3年谈判,但欧美双方在不少议题上都难以取得共识,包括欧盟方面关注的公共部门采购、保障特定地区出产食物的条款等,及美方的关注的农业议题等。

 民间不信任 政客为争选票难支持

荷兰智库Clingendael的高级研究员凡哈姆(Peter van Ham)认为:“所有事都正在变动。在此环境下这(TTIP)不会发生。”评论指法德两国的反对均源自国内的不信任,有指TTIP会影响欧洲的环境及食物质素,并容许跨国企业挑战政府政策。而德国及奥地利纵然被认为最受惠于TTIP,其反对声音仍格外高涨。

六月欧盟峰会上,各国领袖仍支持TTIP。但当法德下年将举行大选,支持TTIP将不利选情。Bertelsmann Foundation四月民调指出,在德国只有17%国民认同TTIP,比起两年前的55%大幅下滑。凡哈姆表示:“或许有经济理据,但所有人正争取选票,如你支持TTIP将会失掉选票。”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Getty Images)

 奥巴马卸任在即 继任人未必支持

TTIP是美国与欧盟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全方位自由贸易协定,如成功达成,可涵盖全球一半经济产出,以及全球逾三分之一贸易额,有望成为全球最大自贸区,亦会成为现任总统奥巴马的一大政绩。其支持者亦表示协定可带来1千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在经济不稳时仍带来就业机会。然而公众并不领情,反应渐趋负面。加上奥巴马作为最大推手,卸任在即,继任人会否支持亦甚多变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表明反对,并以此为竞选主轴之一;而民主党希拉里则一反任国务卿时的立场,开始质疑贸易协定会否拉低美国工资。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