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逃税】爱尔兰大开方便之门? 4条问答看懂苹果税务风波

撰文: 高紫恩
出版:更新:

欧盟委员会周二(30日)裁定,苹果公司与爱尔兰的政府税务协议违法,要求苹果归还130亿欧元(逾1,100亿港元),成为欧洲历来最大的税务罚款。苹果公司与爱尔兰政府都明言会上诉。跨国巨企苹果到底是如何策划,以减少税项?苹果有没有足够能力缴交这笔巨款?

欧盟指控详情:

欧盟委员会自2014年起开始调查苹果公司的税务,于周二裁定苹果公司与爱尔兰的政府税务协议违法,内容指:

 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发现,苹果在爱尔兰业务得到政府的税务优惠长达逾20年。

 爱尔兰标准公司税率为12.5%,但在2003年,苹果就欧洲收入仅缴付1%税;2014年更只付0.005%,远低于法定税率。

 欧盟的调查关键在于苹果公司有否收受爱尔兰的税务优惠,以及其他公司有没有得到同样的税务优惠。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维斯特加(Margrethe Vestager)说:“成员国不可给税务优惠予部份公司-这在欧盟补助规则(EU State Aid rule)是违法的。”

 为了防止部分公司因得到政府支持,与其他对手竞争时享有优势,欧盟补助规则普遍禁止国家向部分公司提供优惠。在此例下,若国家向所有公司提供一样优惠,则没有问题。

相关文章:iPhone 7发布会前夕 欧盟重罚逾千亿 苹果业务再受挫捍卫欧盟公平竞争 丹麦铁娘子鲜为人知的一面:开会织大象

苹果把从欧洲单一市场赚取的大部份利润拨归于ASI。(欧盟)

苹果公司逃税过程实际如何操作?

欧盟调查指苹果及爱尔兰政府在1991及2007年所签订协定,让苹果透过在内部分配利润,受惠于当地税务规例。

苹果有两所子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ASI)用作处理所有于欧洲、中东、非洲及印度的iPhone及公司产品销售;Apple Operations Europe则负责电脑的生产线。

苹果把从欧洲单一市场赚取的大部份利润拨归于ASI。在与政府签订的协定中,大部份利益分配到ASI的“总部”,“总部”其实是纸上公司,调查人员从董事会的会议纪录上得知召开行了不足20分钟的视象会议,除了管理资金及分发股息事宜外,便没有谈论过其他事宜。由于“总部”并不设于任何国家,并无任何员工或物业,任何国家政府也无从征税。其余部分的利润则归于爱尔兰分部,需缴付爱尔兰税项。

为何事件会引起欧盟关注?

欧盟相信税务协议改变了公司原本选取的投资地点,令资金及工作机会转走,对其他国家不公平。另外,苹果公司在爱尔兰所享有丰厚的税务优惠,其利润大部份是从爱尔兰境外所得,令欧盟其他成员国家少收应得的税收。

爱尔兰财长努南明言会寻求欧洲法院上诉。(Getty Images)

若上诉失败后,苹果公司会如何?

爱尔兰财长努南(Michael Noonan)指会向内阁寻求批准向欧洲法院上诉,上诉过程需时两年或以上。若上诉失败,爱尔兰政府便需重新计算税项及向苹果征收税。不过,此举会损害爱尔兰的声誉,或令跨国企业如 Facebook及Google把业务迁离爱尔兰。

相关文章:容忍苹果逃税背后动机-爱尔兰怕收税后要上缴还欧债

苹果能否支付?

苹果公司市值5千亿美元,持有逾2千亿美元现金及有市场价傎的证券,有能力支付税项,即使判处裁定苹果公司需支付税项,也不会对公司构成严重财务负担,或影响其研究及发展,路透社指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