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因中国强烈反对 钢铁产能过剩论坛将停办

撰文: 陈蹊
出版:更新:

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的部长级会议在日本举行,会议未就论坛延续至2020年以后达成共识,日媒指出,论坛未能延续原因出在中国。

《日本经济新闻》10月28日报道称,中国、日美欧等33个国家和地区当地时间10月26日在东京召开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未就论坛延续至2020年以后达成共识。由于中国强烈反对论坛延续,该论坛将在2019年到期后终止。国际上应对钢铁产能过剩的能力有可能减弱。

在2016年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与会各国就成立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达成共识,除了中美日欧之外,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家也加入论坛。由各国定期汇报钢铁生产情况等,目标是建立机制防止钢铁产能过剩。

钢铁产能过剩已成为一个全球问题。(新华社)

此次,日本方面由10月25日刚刚就任经济产业相的梶山弘志出席论坛。梶山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后将呼吁中国通过双边会谈等方式来应对钢铁方面的问题。

另据中国新华社消息,会议未就论坛延期问题达成共识,根据论坛职责文件,论坛今年到期后自然结束。

新华社还报道称,中方认为,论坛到期结束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论坛工作职责文件规定,论坛期限为3年,在全体成员协商一致基础上,可以延长。G20大阪峰会并未授权论坛延期,此次部长级会议也未就论坛延期达成共识。因此,论坛期满,自然结束。

此外,新华社援引中国方面强调称,中国钢铁生产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虽然中国钢铁产能和产量占全球一半,但中国钢铁的消费量也接近全球一半,目前产量的93%用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钢材出口占产量的比例只有7%,没有冲击国际市场。

2016年12月,根据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共识,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成立。钢铁产能过剩全球论坛包括G20成员(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欧盟)和感兴趣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共33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