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滑风险增 推升政策宽松预期
近期中国经济急剧趋缓引来各方瞩目。早在今年7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时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届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讨论就提上日程。
而近期中国经济更是面临加速放缓的趋势。9月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他同时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而在10月14日,李克强在西安召开部分省部级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坦诚,尽管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困难突出,中国国内需求疲弱,一些食品因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上升,一些地方发展动力不足”。中国官方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容乐观。
而中国陆续公布的季度经济数据也印证这一担忧。从最新的CPI和PPI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然严重。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0%,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8.4%,显示供应不足;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2%,表明需求仍然疲弱。无论是供应还是需求都显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数据很不理想。尤其是,9月份进出口数据出现十分罕见的全面负增长。9月当月的进出口总值2.78万亿元人民币,下降3.3%。其中,出口1.53万亿元,下降0.7%;进口1.25万亿元,下降6.2%。而数据还显示今年进口在3、5、6、8、9月都出现了同比负增长,且降幅不断加大。
另外,从投资、消费数据,以及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数据看,各方面的增速都有明显的下滑。而从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来看,尽管出现新的发展动能,但中国企业整体的产出和利润在降低,部分企业面临持续的低迷、民间投资者信心不足,投资放缓、债务增加,消费者捂紧钱包,消费放缓,就业承受的压力空前升高,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复杂的下行周期。
外界经济分析机构也对中国经济下行危险做出警示。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曾判断,中国到目前为止的政策足以使经济增长在2019至2020年稳定下来。但新的外部不确定性提升也加剧了中国经济放缓的压力,IMF在本月15日再次下调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测0.1和0.2个百分点至6.1%和5.8%。
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从2012年开始就已开始。自此,中国经济增长从持续了10年的9%以上的高速增长开始逐年放缓,6年后下滑至2018年末的6.6%。而今年以来下滑趋势仍没有扭转,第一季度增长6.4%,第二季度增长6.2%,而大多数分析预测,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会跌至6%甚至5.7%的历史新低。
无论是从经济数据、市场表现,还是从中国政府的表态,以及社会舆论的反应来看,本轮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空前加大。因此包括IMF在内的不少机构建议,若中国经济出现显著放缓,需考虑实行额外的政策放松措施,以防止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当然,IMF也指出任何刺激政策都应该放眼于向低收入家庭的财政转移支付,而不是大规模基建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