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国扫毒血流成河 “毒贩”遭私刑处决 遗孤︰爸爸呢?
菲律宾的黑夜,孩子在家里探头叫道:“爸爸?爸爸呢?”数分钟后,一家人惊闻噩耗,爸爸已身中多枪,被人以私刑处决—死者的罪名,是贩毒。然而,孤儿寡妇并不知情。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上任一个月,下令严厉打击毒品罪案,警方近月几乎每晚均有反毒行动,菲警更可毋须经过审判下当场击毙疑犯,一个月来已有超过300人成为菲警枪下亡魂,最近更有香港人卷入当地毒品案。《香港01》记者直击菲律宾黑夜的扫毒行动中多名疑犯被警员射杀,身体多处中枪,菲警指是疑犯意图驳火才还击;打击毒品战未见成果,先见血流成河。摄影:罗君豪
日光下的菲律宾看似太平,警察总长向外宣称毒品罪案大减,警员安守警例;入夜后城内到处尸骸,凶案随时发生于大街小巷,而杀人的无论是根据警权或是滥用私刑,共通点就是疑犯根本没有申冤的余地。强权之下,这个国度的日与夜各走极端,人民是生活在恐惧还是安全之中,亦难以判定。
称疑犯驳火才自卫
7月31日深夜,记者们在马尼拉市警区总部记者室候命,到近凌晨突然有记者收到消息,指马尼拉市港区附近发现有尸体,一众记者不消10分钟到达现场,发现现场为密集的民居区域,而其中一个单位外围拉起封锁线,罪案现场调查组在场搜证,室内有大量血渍,甚至有血从单位流出大街外。四周居民探头观看,记者多番追问在场警员但仍无法问到案情。直至半小时后一名警方行动指挥官出现,澄清事件为警方打击毒品行动,过程中3名毒贩因与警员驳火,而被警员击毙。
然而,过程中并没有警员受伤,但从单位擡出的尸体,可见疑犯身中多枪,包括太阳穴、胸及手部。邻近居民对警方行动感到震惊,但认为是好事,“这里没有其他人吸毒,这样我们会安全一点”。
杜特尔特上任时下令要半年内打击所有毒品罪案,更准许菲律宾警察可自行判断,毋须审判下当场击毙吸毒或贩毒的疑犯。菲警发言人指,警方以前在打击毒品上的角色主要向另一政府禁毒部门Drug Enforcement Agency,于行动时提供协助,但鉴于总统命令半年内解决毒品问题,警方须加大反毒力度。
警察总长:如你能提供证据,我会调查
现时菲警的缉毒行动主要由缉毒部门Anti-Illegal Drugs Special Operation Task Group负责,先调查毒品案件锁定疑犯,并得出疑犯名单,行动通常于午夜开始,过程中并无其他单位在场。然而菲警未经拘捕和审判,即场射杀疑犯的手法备受质疑。菲律宾国家警察总长Ronald Dela Rosa回应《香港01》提问,如何确保警员不会滥权,他指自己假定所有警员均会按程序执行职务,又向记者说“如果你能提供证据,我会作出调查及检控他们(警员),我们不会容许滥权”,又指警方只会在出于自卫的情况下开枪。
遗孀泣不成声
8月2日凌晨,帕西格市沿河地区发生另一宗凶杀案,一名59岁男子被发现倒毙于一个住宅前石坡,面部朝地,身体有多处枪伤。记者到达时,警方已在场调查,在现场检查尸体及搜证,发现附近地上有一个弹壳及一只儿童拖鞋,但仍未知男子身分。此时,住宅上层传出小孩的声音:“爸爸?爸爸呢?”一扇木窗打开,两名男童探头查看,但他们没有看见地上的男尸。警员看见此景,连忙跑到其家门前敲门,一名女子抱住小孩应门。两人谈话后,住宅传出小孩的哭泣声。原来,死者就是单位的户主,警方调查后相信男子被4名蒙面枪手推下石坡,并开枪射死。警方补充男子是在毒贩名单上,上星期曾有警员到上址要求男子自首,但男子以生病为由拒绝。妻子其后接受传媒访问时泣不成声,指丈夫死因不明不白,自己亦不知道丈夫贩毒的事情。
凶杀案有上升趋势
事实上,菲律宾近日不时出现有关怀疑毒贩的凶杀案,被绑手绑脚的尸体,被弃置于大街上,旁边写着“我是毒贩”的字牌,有些甚至会被画上蝙蝠侠的图案,或是被放进纸皮箱等。当地记者称那些人为“义警”,以自己的方式执行私刑处决毒贩,出现的情况不定,有时1晚可能会有4至5宗。
菲警发言人指,自从严打毒品罪案后,近3个星期的数据显示罪案率有明显下跌,但发现凶杀案有轻微上升的趋势,当中特别是一些意图表现为“司法制度以外”的谋杀案。发言人指警方关注事件,会进行调查及增强巡逻等。
菲律宾举国扫毒,更殃及港人。菲警上月进行的一项反毒品行动,于苏碧湾海域一艘渔船上拘捕4名香港人,并指分别于船上及4人的行李中搜出制毒机器及500克毒品。
港人涉菲国制毒案呼冤
4名港人陈国栋、梁树福、卢荣辉及郭锦华,现时仍然被扣押于苏碧湾一个地区的监狱。其中卢荣辉及梁树福家属和立法会议员涂谨申,日前到菲律宾探望被捕4人,4人表示,自己只是受人招揽,分别任船长、机长以及带路,到菲律宾驶走一只渔船,几天就能获得3万元酬劳,坚称自己并非藏毒及制毒。4人讲述自己到埗菲律宾时,被安排到酒店居住,到7月11日被接载到苏碧湾岸边,乘小艇到海上一艘渔船,而甫上船时即被警员制服。而警员曾经两次搜查4人的行李,第一次没有发现后,4人被带离摆放行李的房间,到回来时警员再次搜查行李,就发现内里有毒品。
而负责当日行动的,正是警察总长Ronald Dela Rosa,当时他并携同大批记者到场拍摄。《香港01》记者日前直接向他提问,指4名港人称对藏毒及制毒一事并不知情,Ronald Dela Rosa回应指,案件交由法庭裁判,他说:“我不会理会他们所说,案件会交由法庭裁决,如果有菲律宾人在香港犯罪,你们会即时把他杀掉,对吗?”(If a Filipino commits a crime in your place in Hong Kong, you will kill him right now, right?),又指“我们只是拘捕起诉那几位香港市民,我不知道你们的地方会如何对待毒犯。你们法律很严,对吗?我们却会给予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在法庭上抗辩。”涂谨申指身为香港议员,绝对不同意有关言论,认为其说法匪夷所思,因香港没有死刑,“或是他眼光所限,不认识香港”。
后记︰杀无赦达至和平叫合理?
在采访两晚菲国反毒行动及凶杀案前,《香港01》记者曾向当地记者了解,近月在采访夜间有关致命案件的新闻时,与以前有何不同。当地记者表示,过往通宵记者采访凶案的数目,举例以晚上10时到翌日早上6时为一更,每晚最多只有2至3宗,但自从打击毒品行动开展后,每晚最少发生10宗致命案件,当中包括警方行动和行“私刑”的凶杀案,工作负担比以前大很多。他们又指没有感到警方对待传媒的手法有何不同,但认为如果反毒行动能对社会产生阻吓作用,可能警方会较配合记者的采访。事实上,在采访两晚菲国反毒行动及凶杀案后发现,菲警对记者采访凶案现场的态度比香港宽松,记者不时可跨过警方封锁线拍摄,甚至可直接拍摄到尸体外貌。
对于菲国以强硬手段反毒,给予警察权力枪杀疑犯,罪恶率虽有下跌,但凭“杀无赦”以儆效尤,以恐惧达至的和平又是否合情?而菲警未经拘捕和审判,即场射杀疑犯,抹杀疑犯抗辩的机会,夺去的可能是无辜的生命。就如当地记者以歌曲《Imagine》改编歌词,寄语菲国黑夜能早日出现曙光。"Imagine there's no addicts,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operations too......Imagine all the people, killed by police"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