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人比尔”授网上处世之道 百万人赞 惹虚伪争议

撰文: 李骏生
出版:更新:

“比尔上网。比尔看到冒犯他的东西。比尔没有感到困扰。比尔很聪明。学像比尔。”(Bill is on the Internet. Bill sees something that offends him. Bill moves on. Bill is smart. Be like Bill.)相信经常上网的人都感到很有共呜,觉得如果可以学像网络红人比尔一样,便不会受在网络上的争议困扰。到底比尔是谁?

“比尔上网。比尔看到冒犯他的东西。比尔没有感到困扰。比尔很聪明。学像比尔。”(网上图片)

“火柴人比尔”是居于意大利米兰的摩尔多瓦人克罗伊托鲁(Eugeniu Croitoru),与其同事纳特(Debabrata Nath)创作的虚拟角色。他们在社交网络Facebook上开设了一个专页,发布以比尔为主角的卡通作品。

比尔去年12月底在网络上出现,其卡通本月开始广泛流传。名为“学像比尔”(Be like Bill)的Facebook专页已累积超过130万用户按“赞”。

漫画中比尔在身处不同的场景,图中附有几句简单句子,描述比尔处事的做法及态度。例如其中一幅:“比尔浏览Facebook。比尔是个素食者。比尔没有告诉大家知道。比尔很聪明。学像比尔。”

“这位是比尔。比尔浏览Facebook。比尔没有发帖大谈明天就是星期一或是周未。比尔知道大家都有日历。比尔很聪明。学像比尔。”(网上图片)

BBC访问了“比尔之父”克罗伊托鲁,他说比尔较自己更加优秀:“比尔可以是任何聪明、有常识的人,他不做烦人的事。不过你会发现,比尔也可以是有时自嘲或拿别人开玩笑的任何人。”

克罗伊托鲁解释,比尔他不只告诉众人不应做什么,更会身体力行,因此在网络大受欢迎。而且比尔传达的信息简单直接,通常都很有趣。克罗伊托鲁自称为“网络企业家”,比尔的概念暂时未带来任何收入,但克罗伊托鲁希望可带来商机。

火柴人比尔在不同语言文化圈子中有多个替身。阿拉伯语用家将卡通主角名为“比拉勒”(Bilal)或“贝希尔”(Bashir),马来语中的比尔叫“拉希德”(Rashid),在西班牙语则为“何塞”(José)。

比尔在各语言文化中的替身:阿拉伯语的“比拉勒”(Bilal,左)、马来语的“拉希德”(Rashid,中)、西班牙语的“何塞”(José,右)。(网上图片)

比尔的画风简约,容易在各语言文化圈子刺激二次创作,各地Facebook用家都借比尔提倡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不要学像比尔”专页上载的漫画:“这位是比尔。比尔觉得自己很聪明,经常跟你说要做什么。比尔尝试控制你的生命。做回自己。不要学像比尔。” (网上图片)

但网络上也有声音反击比尔。《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专栏作家费尔德曼(Brian Feldman)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者将各种批评“套到比尔身上”。

费尔德曼斥比尔利用“道德高地”包装控诉,“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出‘比你更神圣’的言行”,显示出创作者及分享者的“优越行为”,质疑创作比尔的人更应“学像比尔”。

反对“学像比尔”的用家设立Facebook专页“不要学像比尔”(Don’t be Like Bill),呼吁用家反思比尔经常要求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是否正确,暂时有数百人支持。

(BBC/纽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