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水化淡技术赢在起跑线 现依赖东江水 供水技术反落后星洲
既然新加坡在处理水资源和供水问题上如此有心得,为何作为其竞争对手的香港在这一议题上如此落后呢?若翻开历史,会发现香港在供水问题上,一直受制于难以推翻的历史因素,以及未敢触碰的现实政治考虑,才远远落后于新加坡。当你探究海水化淡技术的前世今生时,更会发现原来香港早在过去40年前,已经拥有过一座被视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厂。
香港供水现时由香港政府部门水务署负责,香港除了本身的储水库,主要是向邻近的中国广东省购买东江水。目前香港饮用水供应近七至八成来自东江,其余两至三成则来自本土集水区。
香港公共供水历史始于1851年,政府当时动用公帑在市区挖掘了几口水井,自此便肩负起供水的重任。在19至20世纪,鉴于香港淡水短缺,加上缺乏天然湖泊,为了应付人口及经济增长带来的用水需求,政府已经在不同地区兴建多个称为“水塘”的储水库,包括两个围海筑成的水库。直到现在,多个香港水库的总储水量约5.86亿立方米。然而,水资源开发始终未能跟上用水需求,以致限时供水(俗称“制水”)已成为战后初期的例行公事。
战后人口急增 开启买东江水之门
因水库收集雨水量不足以应付人口需求,1960年,香港政府已经向广东购买达2270万立方米的东江水,随着用量增加,至2000年,香港已经向广东省购买了7.8亿立方米的东江水。
然而,由于香港政府认为供水仍有不足,加上中国大陆当时发生文化大革命,与英国关系变差,使香港政府不敢过于依赖中国的输水。因此于1972年7月31日,香港政府正式宣布于乐安排兴建海水化淡厂,海水化淡厂于1975年10月15日建成,当时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而厂内的第一部机组亦同时开始运作。
香港在1977年再次因降雨量不足实行二级制水,为增加食水供应量,四组锅炉同时投入生产, 于1977年9月6组锅炉全面投产,每日生产18万立方米淡水,聘有工作人员达200个。
因为采用高温蒸馏技术,所以燃料成本很高,该厂其后曾一度停产。至1981年,香港实行一级制水(其后更升为二级)期间,该厂曾一度重开。然而由于石油危机导致原油油价由每桶2美元升至逾10美元,令化淡成本飙升多倍,加上需要由日本工程师来负责营运及维修,成本更为昂贵。
外购水成本增 重启海水化淡研究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在文革结束后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港英政府与大陆关系改善,从广东省的供水量大幅度增加,结果海水化淡厂于1982年正式关闭及停用。厂房土地于1991年被人以3000万港元收购,厂房则于1992年进行爆破拆卸,原址现时已发展为一个跳蚤市场。
此后,虽然社会仍有零星讨论使用海水化淡作为水源的补充,但因成本、技术、需求和可行性等,政府一直没就此展开新的讨论和研究,因为成本过高须增加水费及其他税收,故此政府只表示会密切留意有关海水化淡的技术发展。
特区政府则于2003年展开先导研究,在屯门和鸭脷洲试验逆渗透海水化淡技术,并在2007年完成逆渗透海水化淡技术的先导研究,确定在香港采用逆渗透技术的可行性,生产的饮用水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饮用水标准,加上海水化淡的成本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下降,故在2013年2月27日再次展开海水化淡研究。
现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2013至14年度财政预算案中表示,中国的淡水资源有限度,而广东省对东江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面对水资源日趋缺乏的挑战,香港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强公众教育,鼓励香港市民节约用水,同时亦须要开发新水源,在气候变化及香港人口增长下,仍足以维持稳定的供水。香港政府已经在将军澳预留土地,并于2012年展开在上述土地兴建中型海水化淡厂的研究,对海水化淡进行的详细规划及勘查,包括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的研究。期望透过海水化淡技术的持续改进,令成本进一步降低。香港作为沿海地区,海水化淡长远可以成为香港的另一水源,减低香港对其他水源的倚赖,以应对全球温室效应产生的极端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政府在将军澳为兴建海水化淡厂预留的土地,位于将军澳137区,面积约10公顷。海水化淡厂建造费约40亿港元,预计于2020年落成,将采用逆渗透技术。海水化淡厂落成初期,海水化淡年产量为5000万立方米,仅占香港用水量的5%;当厂房规模完成进一步扩建,每年产量将可达9855万立方米,所占供水量将可提升至10%。
欠缺国际视野 供水技术远逊星洲
对于香港迟迟未开发海水化淡技术,港府仍然归咎于技术所需成本太高。虽然现时流行的薄膜渗透技术,已较1970年代使用的高温蒸馏技术大为便宜;不过,港府去年曾估算海水化淡每立方米成本12元,而据港府与广东省签订的去年至2017年的新一份供水合约实行后,每立方米东江水成本最少达9.3元,仍要较海水化淡便宜。
虽然海水化淡成本仍高昂,但早一日投入研究,便早一日掌握有关技术。当新加坡在2013年已拥有两座海水化淡厂,可满足每天用水量25%,摆脱倚赖马来西亚供水时,本港仍只停留在起步阶段。环保团体绿色力量早已指出,全球各国近年都忧心食水问题,而港人缺乏国际视野和危机感。当近年广东省用水量急增,深圳、东莞等地实际耗水量已超出东江水配额。未来广东各地争夺水资源情况加剧,港人应居安思危。
除了成本问题外,政治因素亦是港府迟迟未能与广东政府坐下来认真检讨调整供水量的原因之一。早年港英政府与广东签订的供水协议,出于政治考虑,一直以短期形式进行,每隔数年会就供水量进行检讨,这情况一直沿用至今。当年香港经常出现旱灾,为解决缺水问题,寻求外力协助,属无可厚非。不过,如今供水技术进步,香港亦鲜有闹水荒,但要特区政府向广东提出减买甚至停买东江水,以减少对内地水源的倚赖,在今时今日的政治环境下,的确非常敏感。
不过,这不代表特区政府可以卸责,若双方摊开买水涉及的财务计算,以实事求是态度去重新检定本港的买水量,除了节省金钱外,亦是对保护地球资源负责任的行为。政府一直呼吁市民节约用水,不过香港人买东江水,每年用不完上限,多付了的钱亦不会退回,着实是浪费公帑。
由2006年开始,特区政府以“统包总额”方式向广东省买水,即香港每年要一次过买一个总额的水,然后水务署每个月通知广东省下个月的用水量,广东省就会输水来港,一年来,即使用不完总额都不会退款。有统计指,其后8年间,未有用尽配额而没有转港的水就价值50亿港元。单计算2013年,香港所购买的水就有四分之一的水没有取到,确实是买水变嘥水。
最佳供水比例 外购水占四成
诚然,香港与新加坡情况不同,没那种要摆脱马来西亚掣肘那种决心和迫切性,但减少倚赖东江水仍然是合情合理。有团体建议香港最佳供水比例应是四成东江水、三成来自水塘和三成来自海水化淡,但估计需时20至30年时间调整。
世界绿色组织指,虽然海水化淡厂就算真的投入运作,首付亦仅占总供水量5%,短期对供水帮助不大,但从减轻内地向香港供水的压力实在有其必要,长远计本港需要多于一座海水化淡厂。
除了海水化淡外,本港在使用再造水的技术开发上亦远远落后于星洲。当地在2001年已引入再造水技术,现时更已发展出可饮用的再造水。不过,本港至现时,计划仍然停留在试验阶段,并且只供应作非饮用水用途,要进一步提升技术,亦是遥遥无期。长此下去,港星两地对运用水资源能力差距,只会愈拉愈远。香港小榄乐安排海水化淡厂于1975年启用,规模曾为全球最大,可惜仅使用数年便关闭。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