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印尼连环遇袭 ISIS利用儿童号召渗透马来世界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在不足一星期内,土耳其、孟加拉、伊拉克及沙特阿拉伯,接连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而恐怖威胁亦有向东扩张之势,继日前马来西亚方面确认上周发生在雪兰莪州 (Selangor) 夜店的手榴弹袭击,是由极端组织 ISIS 策划后,印尼爪哇城市梭罗 (Solo) 今晨亦发生炸弹袭击,一名电单车手企图闯入当地警察总部时,被警员发现阻截,他随即引爆身上的炸弹身亡,另外造成一名警员受伤。警方正调查事件是否和ISIS 有关。

梭罗的袭击案,因警员及早揭发阻截,未有造成更大规模的伤亡。(美联社)

梭罗市是印尼总统佐科(Joko Widodo) 的家乡。上月,有人试图在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发动自杀炸弹攻击,当地警方事前得悉逮捕。今年1月,雅加达联合国办事处附近的一间 Starbucks 咖啡店曾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和枪击案,造成8死30多人受伤。事后,ISIS承认策动袭击。

上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袭击,当局一度以为是商业或私人纠纷,但其后ISIS透过社交网站承认责任,声称是针对异教徒。当局随即展开大规模搜捕,分别在吉隆坡、槟城及吉打州等地拘捕至少15名疑犯,并搜出ISIS 的宣传品。这是ISIS首度在马来西亚施袭。

藉儿童宣扬“哈里发之梦”

其实ISIS一早就有意渗入包括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内的马来世界 (Nusantara),其主要的宣传品Dabiq 杂志由2014年中第一期开始便有印尼文的翻译本。而最近两个月更先后发放片段,号召信徒在马来西亚、印尼及菲律宾发动袭击。令人忧虑的是,ISIS利用儿童作号召的宣传策略,也开始渗透马来世界。

ISIS利用儿童的宣传策略,也开始渗入马来西亚。(Youtube截图)

今年5月,ISIS发放片段,前马来西亚圣战组织领袖Zainuri Kamarudin联同多名手持长枪的儿童,焚烧手上的马来西亚和印尼护照,扬言放弃马来西亚公民权,并向两国发动攻击。

新加坡专研极端及恐怖主义的学者Remy Mahzam分析指,利用儿童的做法并非仅旨在宣传,而是宣扬即使年纪小也能发动恐袭的所谓“哈里发之梦” (caliphate dream),当中带有心理上的激励作用。对ISIS而言,儿童代表的不只有哈里发,还包括组织的将来。

ISIS认为有需要在儿童成长初期实施有效的灌输工作,让他们有充足准备成为哈里发的接班人。另一个利用儿童的原因,是他们容易受影响建立英雄和敌人的概念,一如分别善恶一般,故成为ISIS用作招揽的对象。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