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电话亭“进化”重生 变的士高喷烟放闪灯 又变避难所关门拒贼

撰文: 黄珮瑜
出版:更新:

世界犹如在掌中,擡头看看街角的电话亭,多久没有进去拨个电话呢?今时今日,莫说是最基本的流动电话,就连智能流动通讯装置亦已十分普及。通讯设备生产商爱立信估计,本年首季全球通讯网络已有约73亿部通讯装置,超过一成更以4G的LTE高速规格运作。以上统计数字是否正在提醒大家,经历日晒雨淋的电话亭是时候退役了?

电话亭已沦为监听工具?创作大师Banksy一幅位于切尔滕纳姆(Cheltenham)英国政府通信总部附近的涂鸦,描绘3名特工手持各种监听仪器在电话亭外窃听,成为经典电话亭艺术和留影热点之余,也被认为是讽刺英国政府的监控计划。

其实香港近年不少电话亭已加设WiFi发射站,由大型流动通讯商向居民及游客提供付费或免费WiFi网络。世界各大城巿亦有广泛应用以上“活化”电话亭的做法,纽约将城内电话亭改建成速度达每秒1GB的WiFi热点,由今年中的500个逐步扩展至7,500个。南非近8万个电话亭亦会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英国红色电话亭形象深入人心,但数目已由2002年9.2万个大减至今天的4.7万个。早于2009年,当地逾1,500个红色电话亭改建成小型花店、游客资讯站、迷你画廊,在部分偏远地区更加设心脏除颤器,方便社群内居民自助施救。如果将历史遗留下来的电话亭想像是人体的穴道,若能够打通任督二脉,势将迎接更多可能。

Bar Works官方图片

Case 1 办公亭

电话亭也可以变身办公室。对,电话亭真的可以变身办公室,至少工作间设计公司Bar Works如是说。设于纽约的Bar Works今年4月宣布,已向英国电讯公司(BT)租用伦敦、爱丁堡、利兹等城巿的15个电话亭,改装成1人用迷你办公室,并以每月19.99英镑(约224港元)的价格出租。

“设计可说是替代例如星巴克等的空间,不过明显地私隐度极高。”来自伦敦的Bar Works行政总裁布莱克(Jonathan Black)介绍,只要缴交租金,用户便可自由出入“办公亭”。至于亭里有何乾坤,Bar Works公布内里设有25吋屏幕、扫描器、打印机、无线滑鼠、WiFi热点等装置供租户使用,又将提供咖啡机及免费咖啡。值得注意的是,亭内将保留一个固网电话。

整个办公亭项目名为“Pod Works”,预料将于今年中推出。目标租户为经常来往不同地方处理公事、需要方便地点开会或见客前整理文件的上班族。或许始终有点难以想像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工作,但布莱克似乎对办公亭充满信心:“我认为为电话亭寻找另类用途,是妙极的点子。电话亭既具代表性,亦位处于巿内的黄金地段。”

首尔巿政府图片

Case 2 黑夜避难所

在夜阑人静的街道遇上贼人、流氓或色狼,可谓呼天不应,叫地不闻。为保障民众安全,韩国首尔市政府去年开始与电讯商Kt Linkus合作,将部分被“冷待”的公共电话亭,改装成“安心电话亭”,作为夜归民众的临时避难所。

位于北村韩屋村附近丰文女子高中前的电话亭,成为全市首个安心电话亭,并于去年10月底正式启用。市民一旦在街上遇到危险,进入电话亭后按下紧急按钮,门就会锁上,警报器亦会响起并通报邻近的警局。每个安心电话亭都设有监控镜头,可以拍下疑犯的外貌特征和事发经过,方便警方追查办案。除了救急扶危,电话亭亦为周边提供免费WiFi信号,电话亭内亦有触控屏幕可以上网及设有银行自动提款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

根据Kt Linkus的统计,1999年传呼机最盛行时,韩国公共电话亭数目到达顶峰,全国共有56万个。但自从手提电话开始普及,电话亭逐步被人遗忘及移除,目前全韩国只有6.9万个电话亭,当中近六成每月只带来1万韩圜收入,相当于约66港元,可见使用者“买少见少”。Kt Linkus的发言人表示,近年收到不少投诉指电话亭阻街,要求拆除。现时Kt Linkus正努力改变电话亭的用途,希望延续它们的生命。

位于德国柏林的teledisko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朝圣。(Teledisko官方图片)

Case 3 迷你的士高

开派对不一定要去的士高?有没有想过走进电话亭内也可狂欢一番?德国电讯(Deutsche Telekom)将3个报废的公用电话亭,改装成Teledisko,即“电话亭的士高”,其中两个位于柏林,另一个则是流动的,供民众租用。

这个迷你的士高只能容纳2至4人,但设备可以媲美真正的夜场,除了有触控屏幕让你拣选心水歌曲,更有烟雾机、闪光灯和干冰,制造迷幻效果。只要投入2欧元(约17港元)硬币,就可以点播一首歌。Teledisko亦考虑到在狭小的空间内难以自拍,特意安置摄影镜头,消费者额外付2欧元,便可留住美好一刻。

Teledisko自面世以来,深受当地年轻人及游客欢迎,亭外经常出现人龙。为了应付需求,电讯商公开出售Teledisko,每个售价为350欧元(约3,069港元)。客人可以先在位于勃兰登堡米兴多夫(Michendorf)附近的“电话亭墓地”,挑选一个弃置电话亭,电讯商便会将它改造成Teledisko。

根据电讯商的数据,2003年德国全国有逾10万个公共电话亭,其后陆续被挂墙式电话代替,以节省空间。至2014年,全国只剩下4万个电话亭。

而在“电话亭墓地”内,数以千计被弃置的电话亭整齐地排放着,形成诡秘又壮观的一幕。它们仿佛等待有心人认投,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Alamy

Case 4 巿郊急救站

在英国西约克郡登比代尔的偏远村庄,村内唯一的电话曾经是村民与外界联络的主要途径。时移世易,电话亭逃不过荒废的命运,电讯商BT原本亦计划将它拆走,幸得96岁的村民阿切尔(Win Wheable-Archer)发起保留电话亭运动,才逃过一劫。

后来,当地保育团体主席贝利亚米(Ken Bellamy)提议在电话亭安装“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给予它另一个存在价值。贝利亚米向慈善团体及公众筹得2,000英镑(约20,500港元),购买并安装心脏去颤器。

心脏颤器是一个电击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发放大量电流通过心脏,终止心室纤维颤动,令心律回复正常。要救活心跳骤停的病人,关键在于尽早施救。贝利亚米表示:“这里离最近的医院都有一定距离,即使召唤救护车,路程也一样远。现在有了心脏去颤器就能把握救人的黄金时间,大大增加存活率。”目前不少村民已学习使用心脏去颤器,随时救人一命。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