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政变】全球多国选边站队 “国际承认”背后意义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委内瑞拉发生政变,美国率先表示支持,但遭到俄罗斯的反对。每当一个国家出现动荡以致出现政局变化,国际社会都会给予不同反应。而这些反应代表了什么,为何来得重要,让我们在这篇文章简单介绍。

委内瑞立反对派领袖瓜伊多(Juan Guaido)在1月23日突然宣布就职临时总统,发动政变,得到美国的即时支持。(路透社)

委内瑞拉发生政变,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巴西、哥伦比亚及阿根廷等国家已表态支持,承认反对派领袖瓜伊多(Juan Guaido)成立新政府;但俄罗斯、古巴、玻利维亚等国家,则表示支持现任马杜罗(Nicolas Maduro)政府。

中国表明指,不会且反对干涉他国内政;至于欧盟表态则较含糊,仅呼吁重新大选,回避是否支持发动政变。

不获国际承认的政变普遍失败

每当一个国家出现动荡以致出现政局变化,国际社会都会给予不同反应,而这些反应是对现有或发动政变者的政权一种认可。国际认可对推动政变是否成功,或新政府成立后能否维持起关键重用。

以同样是拉丁美州的国家为例,1991年海地发动军事政变,塞德拉斯将军(Raoul Cedras)推翻阿里斯蒂德(Jean-Bertrand Aristide)夺权,但该政变得不到国际普遍承认。包括美国、欧洲等国、美洲国家组织,还有联合国均谴责政变,对海地实施制裁。最终迫使塞德拉斯放弃权力流亡海外,阿里斯蒂德返回海地出任总统,政变以失败告终。

再以2003年西非圣多美普林西发生的政变为例,政变因同样得不到国际支持,在面临石油禁运及尼日尼亚军事干预下,政变持续不到两星期就告终。当一个政变遭到国际社会普遍的强烈谴责下,政变(或政变后的新政府)一般不会持久。

1994年塞德拉斯(Raoul Cedras,图左)交出权力,流亡海外,为海地3年的政变划上句号。(路透社)
巴育(Prayut Chan-ocha,图左)获得新泰王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图中央)的支持,成为掌权的重要原因之一。(Getty Images)

还需考虑内部政治及环境因素

唯历史上仍有不理国际社会反对,政变成功且持续多年的例外:泰国军方2014年发动政变,包括美国、欧洲等国、邻近的柬埔寨、以至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均对政变持否定态度。然而政变未有为泰国带来太大社会动荡,巴育领导的军政府亦成功掌权至今。

这是因为除考虑国际社会的声音外,政变亦要考虑国内人民的反应,及政变后是否有强而有力的领袖控制秩序。泰国之所以在半世纪内发生多次政变,而又取得成功原因,是因为泰国军队为保卫皇室的形象,而泰王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因此每当社会失衡军方“有需要保卫国家”发动政变时,背后只要得到泰王认可,人民就不会作出激烈反抗。

国际社会反应会影响一场政变的结果,但观看及预测政变是否成功仍需考虑该国的政治环境因素,国际支持亦包含着更多政治考虑与盘算(埃及2011年及2013年政变中,美国的反应就是最好例子)。以上的简单介绍希望能让读者认识政变期间国际社会反应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