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副总理连批中国 经贸合作遇逆风
从习近平和普京互祝生日,到中国参加俄国“东方─2018”战略军事演习,两国合作确实日益紧密,不过在经贸领域,似乎出现了一些波折:
《美国之音》在12月26日和30日先后报道,俄国第一副总理兼财长西卢安诺夫(Anton Siluanov),批评中国在俄国的一个高铁项目缺乏经济效益,以及抱怨北京拒绝签署在双边贸易中“去美元”、改为使用两国货币结算的协议。
俄副总理:“莫斯科-喀山”高铁欠效益
西卢安诺夫所指的高铁项目,就是中国参与建设、连接莫斯科和喀山的铁路路段。他在12月25日表示,高铁项目通常在人口稠密和人员流动较多的地区实施,如果在莫斯科和圣彼德堡之间建设高铁,或许是正确的决定。
但他话锋一转,形容“莫斯科-喀山”高铁却未必如此,因为即使可以收回成本,但基于莫斯科和喀山已有空中交通联系,“不管怎样飞机总比高铁快”。
对于这条将来可能延伸至北京的铁路,他认为假如利用它来运载货物,成本将非常昂贵,与海运和普通铁路运输相比,经济上同样赔钱,“即使在中国,高铁也并非到处都能盈利”。
报道又指,普京今年6月回答民众现场提问时表示,中国参与“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可以巩固双方联系、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但有消息指,他在10月份对有关项目提出质疑,要求政府再作讨论;一个月后,他还下令交通部根据中国使用高铁的经验,对“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经济效益展开评估。
北京拒签中俄货币结算协议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西方制裁,俄罗斯一直争取中国支持,希望双边贸易能以两国货币结算,摆脱对美元的依赖,但莫斯科的努力似乎遇到挫折──西卢安诺夫批评,中国不想签署相关协议,甚至连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备忘录式文件,中国也不希望签署。
长远来说,中俄使用本国货币结算,应是一大趋势,但两国目前使用美元结算的比例,仍然占大约88%。《美国之音》引述俄罗斯金融网评论指,中国此刻拒签“去美元”协议,等同向与西方交恶的普京泼了一盘冷水。
报道引述俄国《生意人报》的分析指,中美正在进行贸易谈判,为了取悦华府,北京拒绝同莫斯科签署“去美元”协议,可能是基于政治考量,因为中国不想让美国觉得,中国正在帮助俄罗斯共同抵抗西方制裁。
《美国之音》同时引述时事评论员尼科里斯基说,如果不看两国官媒报导,中俄关系并非如外界想像中那么好,“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俄罗斯看待中国仍然很负面……除了军事和政治领域,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未来还会遇到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