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越战美军暴行 《60分钟》名记者塞弗病逝 曾言世上无普通人

撰文: 陈骏豪
出版:更新:

上世纪六十年代,记者塞弗(Morley Safer)无惧枪林弹雨,亲访越战战区,揭发美军战争恶行,将战场真相带返遥隔太平洋的美国国民,掀起国内反越战浪潮。这位从事新闻工作逾60年,美国时事节目《60分钟》老牌记者,当地周四(19日),在曼克顿因肺炎逝世,终年84岁。遗下无数挑战权威,为小众发声的故事,成就新闻界不世传奇。

塞弗一生从事新闻工作超过60件,参与奠定现代新闻采访的模式。(路透社)

1931年,塞弗生于加拿大多伦多,自小受曾任记者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影响,立志成为驻外记者。塞弗考入西安大略大学几周后,希望专注为当地报馆写稿,毅然退学,其后在加拿大和英国当过记者。不过,塞弗真正大展拳脚,却是于1964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的日子。

塞弗有句名言,道出每个人、每件事都非寻常。

世上无所谓普通人,不然就无须记者的存在。
塞弗

1966年起正值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亦成为塞弗一欲窥探的地方。当时中国严禁西方记者入内采访,只欢迎类似斯诺(Edgar Snow)等跟毛泽东有交情的记者。塞弗想到用自己加拿大国籍的身份,乔装为加拿大游客,采访红色恐怖时期的中国。

1970年,塞弗亮相新闻节目《60分钟时事杂志》,伙拍已故名记者华莱士(Mike Walace)等,谈笑风生,直至上周退休,一做46年。他曾访问美国杂志《纽约客》的插画师、维基百科的创办人和员工、无家者、失业工人等,说过的故事,多不胜数。

▼《60分钟》早前以专辑回顾塞弗的贡献

自己的报道稳妥,尤重文字和背后的故事,以及令新闻变得可观。大众不需要用文学的眼光看待新闻报道,不过当中的内容,如故事、人物……并不文艺,但可以优雅,耐人寻味。
塞弗

侦查报道改变疑犯命运

最令塞弗自豪的是1983年的侦查报道。当年,得州法院误判黑人工程师持械爆窃,遭判终身监禁。塞弗报道发现新证据,引起全国关注,促使法院重新考虑判决。最终工程师无罪释放。

塞弗对事事好奇,不止关注政治和社会新闻,同样关注文化、品味,报道过为何芬兰人喜欢跳探戈、经济依赖鸟粪的太平洋岛国、红酒跟心脏病的关系。

跑新闻多年,塞弗认为“自己的报道稳妥,尤重文字和背后的故事,以及令新闻变得可观。大众不需要用文学的眼光看待新闻报道,不过当中的内容,如故事、人物……并不文艺,但可以优雅,耐人寻味。”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