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下任总统首要挑战:“镀金”经济下收入严重不均

撰文: 黄家欣 吴迪
出版:更新:

菲律宾大选在5月9日举行,鉴于菲国总统不能连任的规定,现任总统阿基诺三世(Benigno Simeon Cojuangco Aquino III)下月卸任已成定局。回首阿基诺三世6年任期,菲律宾经济增长速度在亚洲数一数二,被形容为“黄金经济发展时期”,可是菲律宾的贫穷问题和寡头政治并没有任何改变,大多数港人恐怕也只记得马尼拉人质事件,以及阿基诺三世沾血的双手。

菲律宾经济增长速度在亚洲数一数二,但贫穷和收入不均问题却未见改善。(Getty Images)

经济增长区内最快  依然贫穷

然而,官方的亮丽数字,并不代表穷人生计得到改善。专研菲律宾问题的夏威夷大学学者艾比拉斯(Patricio Abinales)指出,菲律宾的贫穷率仍维持在16.6%,是亚洲其中一个最高的国家,收入不均情况在过去3年持续恶化,失业率也未见改善。菲律宾官方的失业数字近年界乎6%至6.6%,但根据非官方的估算,菲律宾近年一直保持着双位数的失业率,是近几十年最高水平。

阿基诺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去规管化和私有化,政府通过所谓公私合作伙伴协议,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被外判。随着大规模矿产开采工程、房地产投资以及工业园区的开发,阿基诺政府默许国内外资本力量扩张的同时,也壮大了其政府盟友的实力。这些领域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扩大,无疑成了GDP高速增长一大动力。然而菲律宾工资水平并未伴随显著改善,劳工权益也缺保障。

市长:没纾缓劳工所受痛苦

菲律宾马里霍博克(Maribojoc)市长瓦斯科(Leoncio Evasco)表示,阿基诺政府没有做任何事,去纾缓国内劳工因低薪及不公平待遇所受的痛苦,政府声称成功创造职位全是空话,现时当地失业及就业不足人口高达1,120万,政府只满足于创造非全职及非传统行业低收入职位,导致每日有5,000人不得不离乡到海外打工。

菲律宾农业和制造业依旧十分疲弱,当前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集结在马尼拉和宿雾等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在人均月入仅为2,163港元(2015年)、七成基层民众日均生活费不到20港元的情况下,菲律宾排名前40位富人的总资产,却在2010至2015年间由278亿激增至706亿美元,占全国GDP的五分一。尽管阿基诺政府推出了“有条件现金援助”(CCTs)的扶贫项目,但计划推出不久,即闹出债务和贪腐风波,有关该项目的资金从2015年开始已经缩减。

菲律宾GDP的强劲增长没有令大众受益,过于仰仗新自由经济政策所导致的结构性问题逐步开始浮现,大都市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也仅仅代表了少数群体的得益。从这些角度来看,阿基诺执政期间所谓的“黄金经济发展时期”,实则只是“镀金”,表面风光但内里有着很严重的结构问题,而这恰恰是政策所致。

阿基诺(左)任内奉行亲美外交路线。(路透社)

外交唯美国马首是瞻

外交方面,阿基诺近年唯美国马首是瞻,成为美日在南海博弈中的一只棋子。阿基诺三世透过在国内煽动反华民族主义,凝聚国民的支持,同时又透过向华府表示忠诚,换取美国的庇护和撑腰。北京从14年前与南海各国签订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到近两年来极力磋商的《南海各方行为规则》,一直强调与当事国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解决具体争端,希望稳定南海局势,中菲高层也多次在会晤中,达成透过双边对话解决争端的共识。

然而阿基诺上台不久就日益倒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放弃中菲双边对话的共识,单方面要求国际法庭介入仲裁南海主权争端。之前十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对话谈判、合作共识,有可能因此而付诸东流。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