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促成人类演化 10万年来身体脑袋都缩水
撰文: 毛咏琪
出版:更新:
英国古人类学家斯金纳为人类未来三个可能环境,包括暖化融冰、移民火星和新冰河时期,推测演化后的人类模样。其实现今人类比起10万年前的史前祖先,身体上的变化已甚多,除了一些整体特征如体型变小、牙齿变少,地区及气候因素亦有巨大影响力,并演化成我们今日的模样。
对比1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我们身型矮小了、轻了、骨架细了,这些改变是逐步形成的,但于过去一万年较为显著。不过在近数百年,“缩水”的情况出现轻微逆转,这种改变的原因有可能关于基因、环境,生活习惯如饮食。
科学家记录了欧洲白人男性4万年来的身高变化:
- 4万年前:183cm(6呎)
- 1万年前:162.5cm(5呎4吋)
- 600年前:165cm(5呎5吋)
- 现在:175cm(5呎9吋)
颚骨细了 智慧齿都不够放
过去200万年,人类祖先的脑部发展而变得愈来愈大,不过这个情况同样出现逆转,现今人类的脑袋是10万年来最细,比起人类初出现时,细小了100至50立方厘米(cc),这亦与人类身体在过去6000年渐渐缩小有关。过去一万年,人类饮食习惯改变,加上科技进步,人类可将食物煮软,咀嚼减少,颚骨及牙齿比祖先缩小了,现时有些人连长智慧齿都不够位。
人类脑部平均大小变化:
为什么炎热地区鼻子较扁较大?
气候对人类外型亦有重大影响,例如较冷的气温下,人类的身型较矮小健硕,以减少外露表面保存热力。温暖地区的人倾向较瘦并有较长肢体。肤色亦受环境影响,较浅的肤色可协助在昏暗的环境下,吸收更多阳光。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人类的鼻子也偏扁及大,有利将吸入体内的空气中的湿气留住;而寒冷及干燥环境下,人类鼻子较尖细、窄长,令吸入的空气变暖。在热的环境,人类头发偏短及卷曲,露出较多颈部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