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瞭望台】普京与俄罗斯 没有悬念的大选还剩什么意义?
俄罗斯总与各种“大”扯上关系,国土全球最大、核弹头数量全球居冠、人口超过一亿。可是在政治上,这个大国却由身高只得约1.7米的普京领导,寻回自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失去的前进动力。俄罗斯人民在本周日(18日)或将俄罗斯未来六年的执政权,再一次交付予普京手中。但他或它会否变得更强大,就视乎这次“大选”的投票率。
每次选举,大众甚至媒体的观点大多会集中在谁胜谁负,凭民调结果预测走势。来到俄罗斯这个国度,今年的大选却有了另一种解读,因为无论谁都知道,以独立人士身份出选的现任总统普京,连任机会一直高企,要第四度担任俄罗斯联邦总统,难度不大。
与普京“陪跑”的人
在选举结果早已写在墙上的情况下,今次“挑战”普京的有七位候选人,分别是:自由民主党的日里诺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共产党的格鲁季宁(Pavel Grudinin)、成长党的商人蒂托夫(Boris Titov)、统一民主党的雅夫林斯基(Grigory Yavlinsky)、全民联盟的巴布林(Sergey Baburin)、共产党人党的苏拉伊金(Maxim Suraykin)及以公民倡议(Civic Initiative)身份出选的索布恰克(Ksenia Sobchak)。
以上七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支持率全部都在8%以下,而普京的支持率则一直高踞于60%以上,根本无人能够挑战他。要说到挑战普京,他们全都不如于去年年末被禁参选的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这名自由派领袖自2010年起利用社交媒体及Youtube等网站,不断追击俄罗斯的权贵及巨企,要求他们将这些巨企的帐目公开。
纳瓦尔尼甚至曾将矛头指向普京的亲信,指控总理梅德韦杰夫利用权力得到接近价值12亿美元(约94亿港元)的财富。纳瓦尔尼在网上非常有号召力,并能将网上力量转化成84间地区办公室,及20万名选举义工,甚至有不少人自愿向他捐款,他具有今次选举任何一位候选人都无法企及的动员能力。
大选的两个70
虽然外界一般都不相信纳瓦尔尼能够在选举中正面击败普京,加上他亦已被禁参选,但他的存在本身就坏了普京的选举大计。普京在大选要的是“两个70”,即70%得票率及70%投票率,这样才可确保选民及国民对普京的认受性,而要达到70%得票率,纳瓦尔尼的存在或许会一下子提高了难度,因此他早早就被政府禁止参选。
普京亦深知选举没有竞争,难以刺激选民的投票意欲,难以达到70%投票率的目标,然而在七位“挑战者”中,或许有人能帮他一把。候选人之一的索布恰克是俄罗斯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她作为反对派一员,却是普京恩师阿纳托尼索布恰克(Anatoly Sobchak)的女儿。阿纳托尼于苏联解体后,曾担任圣彼得堡市长,在任时任命了普京为国际事务顾问,是普京进入政坛的第一步。阿纳托尼于2000年逝世时,普京更公开在棺前痛哭,有人甚至指这是大众最后一次看到普京哭泣的样子。
刺激投票率的候选人
今日阿纳托尼的女儿或许是俄罗斯最旗帜鲜明的反对派。这位有“俄罗斯Paris Hilton”之称的名媛曾公开表明反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直指选举是“假选举”,甚至直接批评普京涉贪。这些触及普京政府底线的批评,都可经索布恰克的口中听到。她本人虽然做了自由派会做的事,但索布恰克仍可出现于国营电视台的节目,始终没有如纳瓦尔尼般遭受禁选。国家机器不寻常的反应,导致部分自由派人士认为索布恰克是普京的傀儡,用以刺激部分纳瓦尔尼的支持者,及索布恰克的反对者在18日到票站投票,催谷投票率。
索布恰克的参选客观上确实为大选加添一些戏剧元素。在国营电视台“俄罗斯-1”于上月底举行的选举论坛上,索布恰克因极右候选人日里诺夫斯基用“无脑”、“污秽不堪”等言词侮辱她,竟当众向后者泼水。事件后来更引发一名日里诺夫斯基的支持者袭击索布恰克。这种新闻都为沉闷的俄罗斯选举带来一些话题,有望刺激投票率。
另一能刺激投票率的候选人,就是俄罗斯共产党的格鲁季宁,他意外地顶替了曾为共产党出选四次的久加诺夫(Gennady Zyuganov)。格鲁季宁如纳瓦尔尼一样,在网上有广泛的支持者,而他改善民生的承诺,亦有其管理国营农场的成功经验支持,令部分选民再次相信社会主义。格鲁季宁亦是七位非普京的候选人中,较受欢迎的一个,最新支持率达7.8%。共产党的新形象或许也能吸引左派选民走进投票站,重复上届选举17.2%得票率的成绩。
力拒西方制裁 扭转国际孤立
投票率可靠制造选举气氛解决,但要得到70%得票率最重要的还是普京自己本人的政绩。过去六年普京与俄罗斯人,可谓一起走过了高山低谷,甚至有人认为他让俄罗斯在今日终于重现大国风范,可以左右国际大局,提升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
外交的成功,或许是普京近六年来最大的功绩。俄罗斯的国际盟友一直不多,加上于2008年出兵格鲁吉亚及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令俄罗斯在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更显孤立,但这种情况就因普京的妙手而扭转局面。
此一改变在匈牙利对俄罗斯的态度上表露无遗。匈牙利是首个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接待普京的欧盟国家。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an)于2015年接待普京时,采低调做法以免开罪本已关系若即若离的其他欧盟成员国。然而到2017年欧尔班再度迎接普京时,普京则以胜利者的姿态降临,两人的会面高调进行,大有联手影响欧盟政治之势。
欧尔班于2015年伸出的援手,可谓俄罗斯国际地位由衰转盛的开端,因为俄罗斯外交的最低潮就正于乌克兰危机时出现。俄罗斯于2014年趁乌克兰危机爆发乘机透过公投方式“吞并”克里米亚,随后西方多国联手制裁俄罗斯,以表示支持当时亲欧的乌克兰政府,但普京面对困境亦没有屈从,反而为确保低通胀和不出现裁员潮,不惜牺牲国民工资及经济增长,并确保退休金准时送到国民手中,才能令社会大致趋向稳定。
普京在此绝境下,仍能提高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又扩张了势力范围。以乌克兰为例,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后,虽然输了舆论,但普京在此展示了硬实力,并利用天然气供应等手段,成功使欧盟未能有效应对普京。而今日欧盟多国及各政党为应对来自东方的威胁,纷纷提出由亲俄,到提升军费抗衡等方案,而普京在西方传媒的形象,则是“邪恶天才”,可见普京对欧洲多国来说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普京另一个成功扩张势力范围的地方是中东及北非地区,亦显示出俄罗斯国际地位的另一转变。2011年阿拉伯之春打破了地区冷战后的格局,亦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返中东的契机。叙利亚的战局为最明显事例,普京自2015年起派军机到叙国空袭反政府势力,以扶持俄罗斯在区内的盟友巴沙尔(Bashar al-Assad)。普京亦借此联合同样支持巴沙尔政府的伊朗,利用伊朗在当地的真主党势力,共同打击ISIS及有西方阵营支持的反对派。
在叙利亚站稳阵脚后,普京领导的俄罗斯由用军事手段取得话语权外,更开发了不同外交工具,使它的外交政策更多元。俄罗斯于日内瓦谈判上,逐渐主导和谈进程,到2017年和谈转到哈萨克阿斯塔纳展开,由俄罗斯、伊朗及当时与俄罗斯渐渐走近的土耳其主导,欧美等国已失去叙利亚乱局的主导能力。
除了以军力打开缺口的方法外,普京亦善用自己的核技术及武器,与中东各国打交道,使俄罗斯真正能在地区扎根。普京任内致力向中东多国输出核能技术其实已非新鲜事,尤其是西方国家及日本在2011年311大地震后逐步废核,为普京提供了扩张空间。俄方提供的方案往往包揽建筑、营运服务,成本比西方的低近20至50%,虽然核电厂的拥有权仍会属俄罗斯的国营公司Rosatom,但这种方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当吸引。
目前埃及、沙特、约旦都有意引入俄罗斯的核电技术,而前两者更是俄制军备的买家。沙特国王萨勒曼(Salman bin Abdulaziz)去年首次外访的目的地更是俄罗斯,而非传统盟友美国。而一切介入中东及北非的行动,亦是自上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俄国首次有能力介入中东事务,一定程度上有赖普京见机行事及筹划全局的能力。
普京这六年的厉害之处,就是用最少资源达到最多效果,亦成功认清自己的长处。以核技术来说,俄国技术不算全球最先进,但利用国家补贴降低成本,大大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而它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亦是点到即止,以取得和谈主导权及让土耳其加入,达成目标就缩小规模,以免让经济有过重负担。
普京治俄再进化
欧尔班曾于2017年说“我们都感觉到,它已经到来,世界格局已开始重组”。普京过往六年在国际舞台的成功,亦有赖国际政治的风向开始转变。但普京见缝插针的能力令俄罗斯挨过曾经的孤立,让自己的一套能反攻国际社会,也是风向转变的基础,而俄罗斯人民在普京带领下,得到的是昔日荣光及自信。
然而从普京于3月1日发表的国情咨文反映,他已开始筹划大选后的执政方针,向国民给出新愿景。扶贫是未来六年的重点之一,并计划将贫穷人口减少一半,又会专注于改善居民生活质素、提高收入。这种说话对实质工资于近年下降的俄罗斯民众来说非常吸引,普京显然意识到国内问题不能再靠外交成绩来转移视线。普京亦在国情咨文内承诺会打击贪污,虽然在寡头经济主导的俄罗斯,打击贪污绝非易事,就连普京本人亦屡受贪污丑闻困扰,但尽力遏制贪腐亦是民众希望看到的成果。
在其他候选人不成气候或被禁参选的情况下,普京的连任只待18日大选结果确认。这位近20年来的俄罗斯掌舵人,要求的已不再是胜选,而是高得票率及高投票率。普京过往六年带领俄罗斯走出孤立,扩张势力范围,在多极世界占一重要席位,已足够确保得票率。但他要得到70%投票率,这还是要祈求各派选民在这场既成定局的选举走到票站。未来仍未可知,可肯定的是,普京在未来六年的管治手法可能会因为选举而变得不同,毕竟俄罗斯人的生活仍未算得上好,而且在外交上再进一步,普京仍需要经济方面做得更好。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敬请读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