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城耶路撒冷 凭一张旅游地图 打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我下个月去旅行。”
“哪里?”
“耶路撒冷。”
有些朋友去旅行不是为了购买“扫货”,他们偏爱古旧城市,感受历史气息。游耶路撒冷,会到旧城区,上圣殿山,访大卫城,都是常见的行程。我们有时以为去了圣地游,就可以掌握当地掌故,以、巴关系。但正如一句老话:“魔鬼在细节”,原来即使是旅游地图也可以相当偏频,隐恶扬善。
美国总统即将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首都,再一次令到这座千年古城成为国际间的焦点。以色列政府多年来,一直透过软的硬的各种方法,希望独霸整个耶路撒冷
巴勒斯坦人朱卜兰(Husam Jubran)做了十多年导游,经常带领外地人游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每个地方他都知之甚详。所以当他拿起耶路撒冷旧城区的地图,一眼可以看出端倪。
官方地图 绝口不提殖民恶行
这张地图由以色列旅游局出版,对象是外来游客。地图列出了57个景点,看似无遗,却有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消失在其中。相反,不少地点都是只有以色列人会去的地方,例如他们的律法书研究中心,又或者与保守犹太人的殖民组织相关。在朱卜兰眼中,这显然是以色列殖民者的视角看耶路撒冷。“旧版本的地图,我估计没有巴勒斯坦导游愿意给游客……巴勒斯坦人认为是殖民区的地方,旧地图都列了出来。”
面对批评声音,虽然以色列旅游局不承认有问题,但在去年底推出了一个新版本地图。没有了殖民组织的景点,也不只有犹太人的地方,今次的版本多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景点,例如圣安妮堂。仍有争议的字眼,如圣殿山如何称呼,则避开了,没处理。当局说,原因只是旧版本都派发光了,所以推出一个暂时版本,他们正在制作一个更新的地图,将来会发放给旧城区游客。
不过殖民区的问题,在新地图还是有所隐瞒。赫施曼(Betty Herschman)是以色列组织Ir Amim的负责人,向来反对政府殖民巴勒斯坦、赶尽杀绝。她以大卫城国家公园为例,说所在的地方其实有巴勒斯坦民居Silwan,但地图却没有显示出来。“最过份是地图没标示Silwan,将那里当作空地。”在官方地图上,公园周边都是绿色地带。“公园位于巴勒斯坦民居,地图却掩饰此真相,不只是删去他们的故事,甚至无视他们的存在。”
大兴土地 塑造太平盛世
不只如此,在殖民组织Elad推动之下,以色列政府更加计划Silwan之上兴建大型旅游中心,与大卫城公园相呼应。赫施曼相信,巴勒斯坦人只会进一步被边缘化。“游客不会看见Silwan,不会知道当中居民的苦况:八成人生活贫困,没有学校,也没有行人道,孩童都要走在马路。游客全都不会看到。”
去耶路撒冷以至以色列的游客,每年络绎不绝。既有天主教、基督教等教徒,也有人到此一游为了认识中东地缘政治,更有人因为喜欢西岸殖民区的葡萄美酒、手制芝士。难怪学者艾德(Xavier Abu Eid)说:“以色列政府支持之下,非法殖民区在发展一个全新产业。”
这个殖民区旅游化的始作俑者,可以说是达扬(Dani Dayan)。他曾任西岸殖民区委员会主席,是以色列政府中的一个大右翼。在他倡导之下,当地过去几年的旅游业增长迅速,西岸殖民区每年吸引了150万名游客。精品酒庄20间,还有温泉、动物农庄等景点,当局亦设立了多个旅游中心,以多国语言接待游客。
在以色列人眼中,西岸殖民区可以说是优质生活的代名词。例如经营音乐场所的科亨(Noam Cohen),这样形容山丘上的殖民区:“别人来这里,感受另一面:大自然、音乐、橄榄、柠檬。”至于原本住在这里的巴勒斯坦人,他坦言:“不适合这里。”
但其实殖民区原本的住户,正是巴勒斯坦人。
商业旅游 唱好殖民一面
根据1948年以色列立国之时,约旦河西岸--或以色列说的犹大和撒马利亚--应该属于巴勒斯坦人。不过在1967年六日战争之后,以色列人进占了西岸、戈兰高地和东耶路撒冷,甚至不惜违反国际法,在这些地方大兴土木,广建殖民区。现在单是西岸已经住了40万名殖民者。当中有些是以色列人,他们因为楼价便宜,美轮美奂,所以迁进这里;也有些外国人,例如美国人选择定居于此;甚至不少住宅以AirBnb的形式出租,彻头彻尾成为了一盘旅游生意。
“1970和80年代是殖民年代,我们要尽量兴建,不然土地就会归还给阿拉伯。我们要拦阻巴勒斯坦人……而现在是旅游年代。”埃勒达德(Karni Eldad)说。他是以色列人,向来以捍卫土地为己任,甚至推出了一本旅游书,介绍西岸地区。在他和不少以色列人心目中,不少媒体形容殖民者欺负巴勒斯坦人,但事实不是这样,所以要以旅游业等方式抗衡论述。甚至他们发起一种旅游,是认识Hilltop Youth。
所谓Hilltop Youth,是指以色列中的激进年青人,他们主张在殖民区之外再扩张据点,将巴勒斯坦人赶出去。因为立场激进,所以甚至有人形容他们为犹太版ISIS。为了扭转外界印象,有拉比充当导游,“循循善诱”地介绍这批年青人的“实况”。“大家抱有成见,以为他们是怪人,中学就辍学,杀害阿拉伯人,抢掠他们的土地,拔除他们的橄榄树……实情是他们是好孩子,爱这片土地,希望在此安居乐业。”
官方机器 建立好人形象
发展旅游、粉饰太平,可以都说是广义的Hasbara。Hasbara意即解释,专门指以色列政府以公关宣传,为国家塑造正面形象。在国际社会眼中谁是受害者,谁恶人先告状,向来是以色列当局最关心的事。正如有人说“印象就是事实”,在政治上更是如此。
传媒人巴鲁德(Ramzy Baroud)指出,早在1950年代,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已经深深明白要有一个论述支持国家的扩张。所以在1961年的官方文件中,他们提出巴勒斯坦人是自愿离开土地,而不是被以色列人赶走,此成为了当局多年来Hasbara的主要论调。
如果说旅游和地图是软性手段,那么官方宣传则是摆明车马的Hasbara。以外交部去年推出的宣传片为例,他们将巴比伦、罗马人等塑造如同野蛮人,更加说巴勒斯坦人是在以色列立国后才出现的入侵者,不止偏颇甚至不实。又例如内塔尼亚胡的宣传短片,以〈不要犹太人〉为题,言之凿凿说巴勒斯坦人建国之后会种族清洗,一个以色列人也“无得留低”。谁强、谁弱,官方论述与事实情况原来可以谬以千里。
咬文嚼字 是非不容含糊
面对以色列的软硬兼施,巴鲁德说,巴勒斯坦人要提出另一种论述来抗衡,还原他们的真实面貌。事实上,不少巴勒斯坦人也会带导赏团,向游人说明以色列政府霸占土地、强拆民居的恶行。还有以色列的左翼组织,例如Ir Amim和ICAHD等,都致力向外界还原殖民区的真面目。甚至乎在用语上,也可以是一场角力。
在西岸,以色列兴建了六至七个规模庞大的殖民区。以Ariel为例,人口多达2万,甚至设有大学。这些地带,官方称之为一个“bloc”,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如此称呼。不过传媒人怀特(Ben White)分析指出,所谓的“bloc”既没有明确定义,也没有法律规范,如此用语可能会阻碍巴勒斯坦的立国进程,因此坚持不得不弄清概念。
另一个地理称呼的例子,要数商业标签。在戈兰高地、西岸、东耶路撒冷出产的商品,都爱标示为以色列出产,不过不少人坚持此等地方不属以色列,只是其非法占领。所以欧盟坚持商品应该标明为“以色列殖民区”,法国在去年11月亦已经落实措施。不能想像,以色列政府当然唠唠叨叨,责怪别人针对他们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