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国大毒枭落网】采访毒枭如传声筒 辛潘被轰无脑颠倒是非
荷李活影星辛潘(Sean Penn)秘访墨西哥大毒枭古斯曼(Joaquín Archivaldo Guzmán Loera),不但引起公众质疑演员为艺术、商业项目与犯罪分子接触是否合符道德,争议更伸延到辛潘的“记者”角色。除了报道内容原来先经古斯曼读过才出街,辛潘也被质疑如同传声筒,照搬古斯曼一面之词、搬弄形容词却缺乏批判,例如古斯曼的大儿子曾卷入2004年加拿大女学生被杀案,但辛潘在文章中形容他“成熟”、“冷静”。
身为演员的辛潘是否有能力担当新闻工作者的角色饱受质疑。白宫发言人麦克多诺亦斥辛潘秘访古斯曼荒谬,不可思议。有美国官员称,古斯曼罪行祸及无数家庭,遭美国最少7个州通缉,不理解辛潘的动机。
美国《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网上版上周六(9日)刊登辛潘的署名文章〈矮仔开腔——秘访全球头号通缉犯〉(El Chapo Speaks: A secret visit with the most wanted man in the world),全文逾10,680字,记录与古斯曼访谈的“前世今生”。
文章中,辛潘形容古斯曼32岁的大儿子伊万(Iván Archivaldo Guzmán)“成熟”、“冷静”。2004年4月,一名加拿大女交流生德耶尔(Kristen Deyell)在墨西哥西部城巿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的夜店被杀,伊万被列为疑犯之一,并同就藏毒、洗黑钱、有组织犯罪等控罪被拘留。以上案件经多番转折,伊万控罪虽然不成立,但其中一案的主审法官事后因部分可疑判案被停职,令伊万的案件疑点重重。
据英国《卫报》报道,以上案件的审讯过程中,伊万曾接受心理评估,专家在报告中分析未曾完成中学的伊万性格“急躁、疑心重、沉默寡言、有逃避倾向、暗藏恶意、过度敏感”。报告又提到伊万泄愤时,对他认为社会经济阶级不同的人“有潜在暴力意识”。《卫报》的报道坦言,对辛潘以“成熟”、“冷静”描写伊万有所保留。
《卫报》另一篇报道亦建议辛潘“需要一名编辑”,为他作文字处理。报道指出,在《滚石》上洋洋万字的文章内形容词过多,不但冗长啰唆,亦欠缺批判思考。
辛潘问古斯曼是否以暴力为最后手段,该名头号大毒枭回应自己只以武力自卫,“从不主动生事”,辛潘也就没有跟进提问。
网上有声音质疑,辛潘应访问饱受毒品祸害的吸毒者及家人,而非任由古斯曼为自己的经历自说自话。纽约的耶稣会教士马丁(James Martin)在Twitter称,辛潘应访问受古斯曼残酷贪婪行为牵连的家庭,讲述毒品如何破坏或终结生命。
《滚石》今次刊登辛潘的文章,附有声明指牵涉的人已事先读过报道。《纽约时报》评论作家比尔顿(Nick Bilton)更为新闻业的将来感到忧心,他留言道:“新闻业的将来就是名人免费工作,在刊登前先让报道对象过目审批。”
不单美国政府表示不能理解辛潘秘访古斯曼的动机,《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亦斥辛潘是次举措愚蠢。
该报昨日(10日)头版以西班牙语式大字标题《傻仔》(El Jerko,英语jerk为傻子),斥辛潘为访问通缉犯接受无理条件,协助对方避开两国监察。《纽约邮报》报道内文更以第三者介绍的口吻讽刺辛潘:“矮仔,这位是傻仔。(El Chapo, meet El Jerko.)”
(纽约邮报/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