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莎·梅增拨208亿建5000“廉租屋” 120万“无壳蜗牛”上楼仍渺茫
英国首都伦敦等地近年楼价高企,居民为高租金苦不堪言,年轻人更难以置业。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周三(4日)于保守党年度大会中,承诺将会多拨20亿英镑(约208亿港元)兴建“可负担屋宇”(affordable housing),累计由2016至2021年投入共91亿英镑(约947亿港元),每年可建约25000个“可负担屋宇”单位。
然而魔鬼在细节,今次多拨的20亿镑却只够每年多建5000个单位,惹来房屋关注团体及在野工党批评,指她无视国内年轻人置业困境。
特雷莎·梅称,她了解到政府在过去30至40年间房屋兴建量不足,令房屋价格上涨至国民平均收入的八倍,“尤其对年轻人而言是场灾难”,政府需处理房屋问题。特雷莎·梅表示,将於伦敦及英格兰东南部等租金水平较高、需求较高的地点,兴建租金最廉宜的“社区租赁”(social rent)型房屋,期望新的公营房屋有助纾缓住宅市场的问题。
“可负担屋宇”类及“协助购买”类
要了解特雷莎·梅今次发表的房屋政策,可先了解英国政府的资助房屋类型。它主要有两类──“可负担屋宇”及“协助购买”(Help to Buy)。
“可负担屋宇”适合收入较低的人士选择,当中又有分“社区租赁”(social rent)、“可负担型租赁”(affordable rent)、“可负担型置业”(affordable homes)和“共同拥有”(shared ownership)四类,当中前两者属租赁项目,后两者则属置业项目。
今次特雷莎·梅增建的“社区租赁”租金最便宜,一般相当于市价的三至四成,租金只能随通胀调整;“可负担型租赁”则稍为高级,租金约相当于市价的八成,而且可跟随市价调整。
“可负担型置业”涵盖范围较广,但整体而言,业主每期按揭费用高于“社区租赁”的租金,但低于市场水平。“共同拥有”类则让买家先缴付首付,购买单位部分业权,其他业权将随供款而转让。
只属小恩小惠
其实特雷莎·梅今次不单承诺多拨20亿英镑兴建“社区租赁”类房屋,她同时还会向“协助购买”计划拨出100亿英镑(约1,041亿港元),向收入相对较高的夹心阶层贷款,协助他们置业,但估计“协助购买”计划受惠人数仅约13.5万。
剑桥房屋及规划研究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Housing and Planning Research)主任奥克斯利(Michael Oxley)批评特雷莎·梅对低收入人士多拨20亿英镑,仅及拨给较高收入者预算的五分之一,估计每年只能额外兴建5,000个单位,对低收入人士而言只属小恩小惠的“鸡肋”(chicken feed)。
在野工党亦批评新政策,指出特雷莎·梅即使增拨资源,保守党政府在资助房屋项目上的预算,仍然仅及工党上次执政时的一半。
英国房屋慈善机构Shelter发言人表示,欢迎当局增拨资源,但相对于现时逾120万个“无壳蜗牛”家庭,今次拨款只是杯水车薪。英国地方议会数字显示,现时最少7.7万个家庭居于临时房屋,当中包括约12万名儿童。
2010至15年间,英国“可负担屋宇”落成量一直徘徊在每年约4万至6万多个单位,2015至2016年度却跌至不足3.3万个。
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曾在今年英国大选时,承诺在2022年前提供150万个住宅单位,即每年平均需有约30万个单位落成,但去年新落成住宅单位只有约16.8万个。以特雷莎·梅今次增拨资源的幅度,若私人市场建屋速度未有明显提升,她的建屋大计实现机会仍然存疑。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