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臭氧洞 30年来打不死 “最强协定”蒙特利尔议定书强在哪?

撰文: 杨紫微
出版:更新:

每当有身边人移民到澳大利亚时,总会叮嘱他们一句“小心皮肤癌”。鸟鸦口是一回事,但事实上澳大利亚是全球罹患皮肤癌数字最高的国家,原因之一是澳大利亚上空的臭氧层破洞无法阻挡紫外线。
近年来讨论得最多的气候议题自然是全球暖化,但其实过去臭氧层破洞亦是另一个热门议题--没错,已成过去,全因一份《蒙特利尔议定书》。

左边为2016年,右为2006年的臭氧层的情况。(NASA)

科学家无意中发现臭氧层破洞,是1985年的事。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线伤害的最强盾牌,农作物失收和导致皮肤癌。而破洞的原因亦离不开人类--然而在短短2年后,发现破洞、研究对策、拟定协议已通通完成;1987年9月16日《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式推行,开始逐步淘汰工业生产中含温室气体氟氯氢(CFCs)的产品。

CFCs常见于各类压缩喷雾如喷发胶、冰箱及冷气机用的雪种、灭火器,以及制造发泡胶的过程亦会用到。经使用后CFCs会上升到平流层底部,臭氧层则位于平流层较中间位置,CFCs经太阳照射后会释放出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科学家估计,由CFCs所释出的一个氯原子,仅仅数个月便会令10万个臭氧分子消失。

即使现时CFCs等破坏臭氧层的气体已几近绝迹,但残留在大气中的气体需要多年时间才会消失,事实上议定书出炉的20年后,臭氧层的破洞一直未曾停止增大,2006年更是有纪录以来破洞最大的一年。不过,去年科学家终于观察到臭氧层破洞变小,预计2050年时会回复至1980年时首次观测到的水平。

《卫报》设计了一个倒数计时器,计算人类何时用尽碳排放限额。(卫报)

   《蒙特利尔议定书》尽享天时地利人和 《巴黎协定》难以追上?

《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是唯一一个全球参与的联合国协议,多达196个国家与欧盟均签署议定,比起任何一个国际协议或组织的参与国都多,包括联合国。2014年时《经济学人》曾将其评为最有效的对抗全球暖化的协议,全因CFCs除了对臭氧层造成伤害外,每个分子对造成的暖化效应比二氧化碳多上数千倍,减少了相等于5.6GT(Giga Tonnes,十亿公吨)的二氧化碳,如果要将本世纪的升温控制于摄氏2度之内,代表2017年后只余下800GT排放限额

即使《蒙特利尔议定书》自签订以来已经过30年,但一直更新内容以符合气候趋势。最近一次便是2016年通过的《基加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逐步削减CFCs的代替品氢氟碳化物(HFCs)。HFCs常用于雪种,但由于它不会破坏臭氧层,一开始被视如甘饴,更有“环保雪种”之称。《蒙特利尔议定书》禁用CFCs后,意外地助长HFCs的流行。后来科学家发现HFCs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比二氧化碳强上万倍。各国遂通过《基加利修正案》,收拾自己的烂摊子。

联合国通过《基加利修正案》,收拾自己的烂摊子。(VCG)

《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其《基加利修正案》都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定下明确的时间表,限制参与国对CFCs产品的出入口贸易;而对未有经济或科技力量的发展中国家,亦有《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提供经济援助。相对之下,《巴黎协定》中未有订明减排量,将目标减排量留给各国自行决定,虽说缔约国需每5年检讨一次减排成效,但成效如何说得上是自说自话。

分析指,《蒙特利尔议定书》最成功之处是目标明确,议定书希望解决的问题、成因、当中的因果关系,都有极为消晰的定义和受公众认可的科学根据。而且CFCs产品大型制造商数量不多,容易“一网打尽”。虽然天时与地利不是说有就有,但《巴黎协定》仍有可借鉴之处。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