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难再单靠黑白家电立足 重组务求杀出血路? | 新闻背后
日本松下控股集团(Panasonic Holdings)2月4日宣布旗下松下电器(Panasonic)计划重组拆分成3家公司,并考虑出售或缩小陷入困境的电视机业务。以往由日本企业独占鳌头的“黑白家电”制造业去过十余面对其他国家对手的激烈竞争,以至数码化挑战,昔日的支柱业务面临严重亏损。松下亦不得不分散投资,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曾以电视称霸江湖
松下的电视机产业历史悠久,早在1952年,它的前身“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就推出了第一台黑白阴极光管电视;1960年推出彩色电视机,推动了电视在日本的广泛普及;2003年,地面数码广播开始兴起,松下推出了配备等离子和液晶萤幕的Viera平板电视系列。
当时,松下对等离子技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并对面板工厂和其他相关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然而在液晶电视的激烈竞争下,松下被迫改变策略,最终于2014年终止了等离子电视业务。
日本电视产业衰退
根据调查机构BCN Research的数据,2018年日本平板电视销量中松下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6.8%;但到2024年,这一数字几乎减半,降至8.8%,排名第六。
目前日本电视机市场主要由外资公司主导,其中,前东芝旗下、现中国海信集团旗下的Regza以25.4%的市场占有率排第一,台湾鸿海集团旗下夏普(Sharp)20.6%排第二,海信电视(Hisense)以15.7%排第三。
由于近年来电视价格上涨,消费者转向更实惠的电视,截至目前,日本只有松下、夏普和索尼(Sony)三家本土公司还在自己生产和销售电视。但松下亦将电视规模缩窄,包括将生产外包出去。
Panasonic与Sony等曾经以日本制造“黑白家电”称霸全球,成为日本出口的一大支柱。事实上,早在10余年前,这些日企已面临数码化的挑战,陷入亏蚀的困境,像Sony随身听(Walkman)这类纯机械产品已遭iPhone与串流平台淘汰。
日经新闻报道,Panasonic包括相机等在内的2024年度黑色家电业务的营业收入预计为2840亿日元,仅占集团整体营收的3%左右。由此可见,与以电视机为销售主力的1990年代相比,黑色家电在集团内的地位已发生巨变,不得不思考业务转型。
Panasonic早亦开始部著,包括早着先机伙拍Tesla生产汽车电池,及后亦涉足人工智能(AI)、医疗科技等高端产业,另一方面,亦开拓更多元的家电商品,例如针对内地庞大宠物巿场的宠物专用烘干机。
集团着手转型
松下控股集团是次宣布要重组低迷产业、出售电视业务并将于今年进行裁员后,股价飙升了15%,创下自2014年2月以来的最大盘中涨幅。
这是因为除了与旧业务道别,松下也在积极拥抱利润更高的高科技领域。彭博社报道,该公司现在是美国电动车巨头Tesla的主要电池供应商。松下在电车电池的成功离不开美国前总统拜登(Joe Biden)《通膨削减法案》的免税政策,它现在于内华达州生产电池,计划向堪萨斯州扩张。并且预计特朗普政府不会取消免税。
1月8日,松下控股集团宣布了一项名为“Panasonic Go”的新业务策略,旨在2035年实现把人工智慧(AI)相关销售额扩大到总销售额的30%。
彭博预测,由于对生成式AI的电子零件和材料的强劲需求,松下有关部门的利润可能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