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从叹为观止到口诛笔伐 矽谷为何一周内迅速变脸
仅仅在登顶中国和美国苹果应用商店24小时后,国外科技巨头和监管机构,对于DeepSeek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逆转。短短两天内,这家全球瞩目的中国AI新秀正面临着来自矽谷和华盛顿前所未有的压力。
矽谷一周内对DeepSeek“变脸”
1月28日,奥尔特曼(Sam Altman)刚发文称赞DeepSeek的R1模型“令人印象深刻”,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称DeepSeek是“很积极的技术成果”——而在第二天,OpenAI突然改变立场,对媒体指控DeepSeek未经许可“蒸馏”(distilled)了其专有技术。
美国多位官员也发声支持这一指控,包括特朗普的人工智能顾问萨克斯(David Sacks)、特朗普提名的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DeepSeek利用“窃取”的美国技术和先进半导体,用极低成本创建了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卢特尼克当日表示。
特朗普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沙皇萨克斯指控DeepSeek利用“蒸馏”手段,从OpenAI的模型盗取数据:
而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则声称,美国官员正在评估DeepSeek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几周前,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刚将智谱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Entity List),智谱成为AI“六小龙”中第一家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大模型公司。
这一切源自1月20日DeepSeek发布的R1推理模型——它在多个逻辑任务(包括数学和编程)上的表现与OpenAI-o1旗鼓相当(并且远超ChatGPT各版本),而其运行成本仅为OpenAI费用的约2%。这极大冲击了国外科技巨头的价值,微软、英伟达(Nvidia)、甲骨文(Oracle)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人工智能相关科技股暴跌,市值总计蒸发近1万亿美元(约7.79万亿港元)。美国监管机构对DeepSeek的态度也随之转向。
在OpenAI发出指控的第二天,另一家美国科技巨头Anthropic则直接建议阻止DeekSeek等中国公司的创新。1月30日,AI初创公司Anthropic行政总裁阿莫代伊(Dario Amodei)发文呼吁美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的芯片管制,以确保强人工智能(AGI)只发生在美国。
这同样引起了政府的回应。同日,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称,美国正在考虑对售华芯片实施额外限制的可能性,其中包括阿莫代伊建议限制的英伟达H20芯片。
两天之内,美国科技巨头及监管机构对DeepSeek的态度由赞美转为压制,反映了其对自身“科技霸权”动摇的深层忧虑。随着DeepSeek等中国科技公司日渐强大,大洋彼岸的技术封锁也从算力、扩展到了模型等更广泛领域。目前的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开端。
或许,历史将证明封闭和封锁并非维持优势的有效手段,甚至反而可能催生出如DeepSeek的巨大创新。开放与合作才代表未来。
而在这个未来到来之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或许需要找到长期的应对之策。
“蒸馏”不等于“窃取”
此次DeepSeek的大模型“蒸馏”争议,起源于OpenAI的最大投资方微软。
1月29日,外媒报道,微软的安全研究人员发现,DeepSeek相关人士可能使用OpenA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未经授权“窃取”了大量数据。微软已将这一活动通知了OpenAI。
当日,OpenAI向外媒透露,它发现了DeepSeek使用“蒸馏”技术相关的证据。所谓的“蒸馏”,指通过对更大、更强模型的学习,让小型模型能够在特定任务上以更低的成本取得类似效果。相当于“徒弟”学“师傅”。
针对这种指控,DeepSeek并未作出回应。
谈到大模型的“蒸馏”,并不等于窃取,其实是行业的一种常见做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AI实验室普遍会使用OpenAI等领先公司的输出数据进行训练。“这意味着它们(新模型)可以免费获得人类反馈优化的成果。我并不惊讶DeepSeek可能也在这样做。”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C Berkeley)AI博士生Ritwik Gupta表示。
闭源和开源的互补
这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时刻:中国科技公司从过去全球开源的受益者,逐渐变成了开源的反哺者、甚至引领者——从巨头阿里巴巴、初创公司Minimax、再到此次爆发的DeepSeek等,均通过开源向全球开发者免费开放AI模型、反哺全球科技生态。
而大多数美国主要科技公司(除了Meta之外),仍坚持闭源,并更严格地保密其技术方法。
海外网友甚至调侃OpenAI为“CloseAI”。
与此相对的是,DeepSeek这样的科技公司,通过开源以及与AMD、华为等厂商的紧密合作,成为了真正“Open”的AI公司。当全球无数开发者得以在本地设备上部署运行R1模型、并由此衍生出各种应用场景用法,DeepSeek因此获得了全球开发者的支持、为现在的“爆红出圈”打下了基础。
这证明了开放,才是AGI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即使OpenAI现在出来表示“DeepSeek的研究成果我们早在之前已发现了”,但DeepSeek作为率先开源的厂商,仍然收获了全球各地用户与开发者最多的掌声:
将自己走过的路分享出来,让其他人可以少走弯路,快速修正到最佳路径上,开源的意义就在于此。
更重要的是,开源被证明拥有不输于闭源的价值。
此前,由美国构建的闭源模型(如OpenAI的o3和Anthropic的Claude 3 Opus)一直被视为行业标杆。而开源模型(尤其是中国的开源模型)通常被认为落后几个月。然而,DeepSeek的R1和多模态模型Janus Pro彻底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
当开源模型能在性能上追平闭源对手,这可能会颠覆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生态。其低成本优势必将吸引更多开发者,最终可能在这场技术角逐中获胜。
海外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这样的“反思”:AGI时代,依靠着开源与合作,中国同样有机会比美国更早到达AI领域的下一个节点。
Google前执行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文章中呼吁,美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闭源模型,为了保持竞争力,还必须支持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源生态系统的发展。“开源和闭源竞争很可能会找到一种自然的平衡,为不同用户带来一系列不同的产品和价格点。”他说。
OpenAI(以及一众AI大厂)和DeepSeek(以及期待更多AI新锐)的理想状态,更应该是一幅太极图:闭源对开源、充裕对短缺、外扩对内修、大力对灵巧……看似相克,实则相生。
只有两者互补、而非对立,才有利于人类通向AGI之路。因为后者会带来对抗,而前者则能形成合力。
开放,才是未来
在对DeepSeek的赞誉之后,大洋彼岸的科技巨头与政府迅速转变态度,核心是在政策层面加速“封锁”。
1月29日,在DeepSeek“蒸馏”指控之后,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美国官员正在评估DeepSeek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30日,Anthropic的CEO阿莫代伊直接发文呼吁美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的芯片管制。他认为DeepSeek的成功并未降低美国芯片算力的价值,相反在通往AGI的道路上,未来仍需要数百万块芯片、数百亿美元(至少)。只有继续加剧出口管制,才能保证美国的技术单极“霸权”。
同日,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正在考虑对售华芯片实施额外限制的可能性。报道指出,限制措施将涉及英伟达公司的H20芯片——这正是Dario在文章中建议要限制的芯片,过去由于其训练效率较低,它被允许出口。据消息人士透露,关于限制措施的决定很可能不会很快做出。
DeepSeek还面临着来自现实物理层面的挑战。据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的专家证实,自1月28日起,该公司遭遇了来自美国IP地址的持续网络攻击,包括DDoS攻击和密码破解等多种形式。两天后,攻击暴增百倍。
这些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深层事实是:随着DeepSeek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崛起,其极大地冲击了国外科技巨头,并动摇了美国长期以来的“科技霸权”。后者似乎想沿用过去的技术限制和封锁手段,维持其主导地位、阻止这一进程。
如果说过去主要封锁的是算力,现在则是同时封锁算力和模型。
但历史可能会证明,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来维持优势的做法终将失效。就像过去对算力的限制一样,这种封锁不仅无法阻挡创新,反而催生出了DeepSeek这样的巨大创新。
或许在迈向AGI的征程中,开放,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更何况,开源模型不是TikTok那样依赖互联网的在线服务,它自带“跨越封锁”的属性:如今不仅是高性能主机的用户可以在端侧运行DeepSeekR1,有开发者甚至研究出了使用本地App,让蒸馏后1.5B大小的DeepSeek R1能够完全离线端侧运行在iPhone上。这意味着它很难被真正封锁。
“美国的竞争优势长期以来依赖于开放科学、以及产业、学术界和政府的协同合作。我们应该重新拥抱开放科学的可能性,让其再次成为推动美国AI发展的动力。”施密特称。
科技从业者的普遍观点是,矽谷科技公司应该追求科技“领导力”而非“霸权”。因为后者必然引发抵抗,产生离心力,难以长期维持。而前者能促进合作,凝聚向心力,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矽谷当前确实拥有科技“领导力”,但若一味追求“霸权”地位,反而可能失去这一核心优势,最终作茧自缚被更多具有创新思想的创业者反超。
开放,才是真正的未来,DeepSeek就是最好的代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