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举行核电站建设公投 国内能源供给难满足需求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亚国家哈萨克周日(10月6日)就是否建设第一座核电站进行全民公投。

哈萨克正在寻求分阶段淘汰污染环境的燃煤发电站,总统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领导的政府于是建议建设核电站,但计划面对舆论批评,人们担心核电站安全、苏联核试验遗留问题以及俄罗斯可能会参与发展项目。

一个高人气的博主写道:“我得出的结论是,(托卡耶夫办公室)已经做出了建造核电站并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一起建造核电站的决定,并且正在邀请哈萨克人民前往投票站作为‘公证人’,用他们的选票来认证这一决定。

内阁已经选定在巴尔卡什湖畔(Lake Balkash)的乌尔肯村建造核电站。一些当地人希望该项目能带来就业机会,另一些人则对湖水质量是否会受影响感到担忧。

2024 年10月6日,哈萨克总统托卡耶夫在该国阿斯塔纳(Astana)的一个投票站就核电厂建设公投进行投票。(Reuters)

能源主要依靠燃煤 电力大部分来自俄罗斯

哈萨克的天然气储量相当大,但这个人口2000万的国家主要依靠燃煤电站来满足电力需求,并辅以一些水力发电站和不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行业。

可是,由于许多发电设施陈旧以致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哈萨克已经进口电力,其中大部分来自俄罗斯。

政府说,哈萨克需要可靠的能源供应来补充可再生能源,而且由于哈萨克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之一,核电是合理的选择。

2024 年10月6日,哈萨克阿拉木图(Almaty)地区乌尔肯村,人们在关于核电厂建设的公投中在投票站外拍照。(Reuters)

然而,哈萨克没有将铀浓缩到可以用作燃料的程度。内阁估计建造一座核电站将耗资100亿至120亿美元。

批评者说,天然气发电站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尽管它们仍然使用化石燃料,但污染比燃煤发电站要少得多,风险也较小。

1986年切尔诺贝尔核灾难发生时,哈萨克还是苏联的一部分,数万名哈萨克人参加了随后的清理行动,这给许多人带来了终生健康问题。

切尔诺贝尔核电厂:乌克兰切尔诺贝尔核电厂附近的普里皮亚季在1986年的核电厂事故中受严重辐射污染。图为2017年8月18日,普里皮亚季的严重辐射污染警告牌。(Getty)

哈萨克还是苏联数百次核武器试验的地点,这些试验导致大片土地无法居住,附近居民患病。

公投需要超过50%的登记选民投票才会被视为有效。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