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选战进入倒数两个月 中国偏向谁?
美国总统大选将于11月5日举行,进入倒数最后两个月,现任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Kamala Harris,又译哈里斯)8月29日终于接受她宣布参选以来的第一次电视专访,各方对她表现的评价为:安全过关。
从多份最新民调来看,临危受命的贺锦丽保持了不俗的气势,在全美以及多个关键摇摆州的支持度已轻微领先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但领先幅度仍在误差范围内。若再考虑到过去两届大选显示,特朗普有许多隐性支持者,在民调中无法反映,就意味着特朗普的胜算也不容低估。
面对如此胶着的选情,国际评论人、政商领袖都不敢贸然预测,因为“下错注”的风险太大。不过,作为美国选举一大利益相关者的中国,在这个微妙的时间里,却有一些让人关注的动向。
在拜登(Joe Biden)政府处于看守状态的时候,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8月27日到29日让人意外地率团访华,在中国逗留了50个小时,与中方高层进行双边会谈约14小时。
这是沙利文四年来第一次访华,也可能是他作为国安顾问的最后一次,在人称“毕业旅行”或“告别之旅”的行程中,沙利文受到高规格的礼遇,不止见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外长王毅,还罕见地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会谈。
这可是中国军方二号人物八年来首次与美方代表会面,地点被安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双方还达成协议适时重启两军战区领导视像通话。可以说,不论是形式或实质,沙利文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据白宫声明及沙利文在记者会上的介绍,他与中方高层讨论了中美关系与国际局势的一系列课题,包括两国禁毒合作、加沙冲突、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美国公民在中国被扣留、中国人权、台海问题、南中国海等等。
在答问时,沙利文也证实中方向他了解贺锦丽未来会采取甚么对华政策。沙利文表示,贺锦丽就是拜登政府外交团队的核心与领导成员,她与习近平和中国总理李强都认识;贺锦丽也赞成拜登的观点,即中美避免竞争流向冲突至关重要,为此双方必须有畅通的高层沟通渠道。
说白了,沙利文对中方传达的意思就是,若贺锦丽上台,对华政策上将“拜规贺随”。有分析解读,这是沙利文派“定心丸”,让中方别担心。
那中国的回应呢?虽然中国一再强调,拜登政府必须“纠正”对中国的错误战略认知,今年5月王毅还在指责美国“错上加错”。上周习近平与沙利文会谈时也重申,中美打交道“第一位的是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要回答好彼此是对手还是伙伴的问题。但细看遣词用字,习近平的语调已缓和不少。
习沙会谈时有一个值得留意的小细节:现场布置了绿意葱葱的植物,但没有开花。相比之下,今年4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访华时,桌前的花卉是色彩斑斓的“变叶木”——中方以无声而抢眼的方式,批判美国言而无信。
而今中国对沙利文的礼遇,不等于中国认可了拜登政府过去四年的对华政策,但可以推论出,中国是在表明,自己珍惜经历了四年跌宕起伏、在拜登任期将近才好不容易企稳的中美关系状态。实际上,上述迹象的隐喻,就是透露出在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中,中方更偏向民主党的贺锦丽一些。
上述立场也不难理解。不论特朗普或贺锦丽上台,中美的竞争态势不会改变,这已是定论。不过,相对于贺锦丽,特朗普的意识形态色彩固然较弱、视国际上的是非题为商业交易,他的孤立主义也可能给中国带来可乘之机,但特朗普2.0包含巨大变数,对中国的整体冲击却可以大好大坏。如今,中国经济面对严峻挑战,可预期的外部环境尤为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有偏向不等于“押注”贺锦丽。毕竟,不管偏向谁,中国对美国大选的结果既是无能为力也不该施力,沙利文访华期间也明白重申,任何国家都不得干预美国选举。反之,中国对沙利文的友好接待,有点像是在一场激战结束时,向对手表达敬意的告别式。这也显示,中国领导人与拜登政府本质上并不敌视彼此,若有多四年时间,这两个大国或许有机会把当前双边关系的稳定态势延续下去,最终磨合出和平共处的方式。然而,他们可能没有四年了。
在接待民主党高层之际,中国显然在为美国的政权转移做准备。据英媒报道,中国尝试通过派遣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等与特朗普团队建立联系,无奈无功而返。这突显了特朗普团队对中国的冷漠,在特朗普周围,也持续有人发声强调美国必须与中国激烈竞争,非赢不可。
期待贺锦丽,同时为特朗普上台的惊涛骇浪做准备,应该是中国面对这场美国大选的态度。其实,何止中国是如此?所有外国都不该干涉美国内政,却又都无可避免会受到选举结果的影响,并不得不为特朗普2.0而拉紧神经、做好准备。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