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稀土管理条例》 国际媒体关注:牢牢掌握战略资源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如今,稀土资源在全球科技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日前,中方公布《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稀土归国家所有,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这一消息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中方在阐明《条例》出台背景时表示,中国稀土管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整治非法开采或非法冶炼分离、无指标或超指标生产、买卖非法稀土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手段不足、处罚力度不够等。

路透社以及德国《明镜》周刊认为,中方通过此次公布的《条例》,在稀土开采、冶炼和流通等领域制定法规,是为了在国家安全层面的高度来保护稀土供应。新加坡《联合早报》和《日经亚洲》也分析认为,中方出台《条例》旨在牢牢掌控稀土这项战略资源,“保护其重要的工业金属储备”。

据悉,此次出台的《条例》共32条,主要规定了明确工作原则、加强稀土资源保护、健全稀土管理体制、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稀土全产业链监管体系、明确监督管理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稀土一直是中美贸易摩擦中无法被忽视的焦点。(Getty)

《条例》除明确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外,还要求确定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并优化动态管理;建立产品追溯制度,严格流通管理。此外,《条例》还明确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条例》中还规定,违反相关规定的公司可能被处以非法所得5至10倍的罚款,罚款最高可达500万元。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关键战略资源。”司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6月29日就《条例》答记者问时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围绕稀土行业准入标准、行业整合、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有效促进和保障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稀土管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覆盖全产业链的管理职责、监管措施有待完善,产业创新能力和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亟须提高,整治非法开采或非法冶炼分离、无指标或超指标生产、买卖非法稀土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手段不足、处罚力度不够等。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为稀土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素有“工业味精”的美誉,因在能源、军事高新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在过去30年里,中国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方面始终具有主导力。彭博社也指出,这些稀土元素对高科技制造业和绿色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与储量国。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国2023年稀土产量达24万吨,约占全球三分之二,而储量达4400万吨,占全球40%。

《明镜》周刊报道称,《条例》表明,中国希望更好地保护其稀土,“这是国家安全问题”。《日经亚洲》指出,中国的地下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一些私营部门仍继续对稀土进行非法开采和冶炼,最新《条例》旨在“保护国家资源安全和工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