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加征关税 外媒:迫中国车企与欧洲组合资公司分享技术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欧盟又暴露其“双重标准”。欧盟日前宣布拟对华电动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政客”新闻网(Politico)欧洲版6月18日披露,欧盟有意借此迫使中国车企赴欧洲组成合资企业,并与欧盟同行分享技术。报道承认,这个“办法”听起来有些耳熟:欧盟过往指控中国“贸易不公平”时,曾猛烈抨击这是“强制技术转移”。

报道称,根据与4名外交官和2名高级官员的谈话,这是欧方当前的“主要想法”。其目的在于利用欧盟拟征收的最高38.1%的额外关税,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欧洲。报告说,虽然中国车企也可以在欧盟国家设立自己的工厂以规避关税,但与当地生产商联手可以降低成本,并更快进入单一市场。

据悉,面对德国在对华电动汽车关税上施加的巨大阻力,这项旨在缓和潜在欧中贸易战并为欧洲赢得一些利益的合资计划在布鲁塞尔迅速获得支持。报道认为,这也可能是欧洲在电动车供应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最后机会。

报道指,欧盟目的在于利用征收的最高38.1%的额外关税,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欧洲。2018年6月25日,中国北京,一名服务生走过欧盟和中国国旗。(Reuters)

报道坦言,用投资换取关税优惠、市场准入等的做法已不新鲜,但欧盟此次挥起关税等“大棒”来迫使中国汽车企业进行投资的做法并不多见。更引人注意的是,欧盟官员和外交官们也正在讨论如何利用外国投资筛选条例等工具来“说服”中国企业参与此类合资企业。

当被问及欧盟是否会正式提出当地所有权要求时,一名欧盟资深高级外交官表示:“这将由欧盟委员会提出相关建议。”

报道声称,欧盟这一应对措施表明,它正准备在全球贸易中扮演它曾经指责中国的那种所谓“更强势、更具干预性的角色”,而这“极具讽刺意味”,因为欧盟过去曾就此猛烈抨击中国,称这是“强制技术转移”。

这家西方媒体毫不掩饰其惊讶的同时,也带着为布鲁塞尔开脱的意味写道:“世界现在已经改变。人们不再担心中国人会在追赶中窃取欧洲电动汽车技术,而是担心欧洲正在落后。”

针对欧方所谓“强制技术转移”的指控,新华社先前指出,事实上,中国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外国企业必须转让它的技术给中国合作伙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技术转让,完全依据契约,是市场主体自愿交易的结果。中国在特定领域的合资和股权比例限制等要求,是中国和世贸组织成员谈判的结果,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这是多数国家都采用的做法,和强制技术转移没有关系。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也曾就此强调,中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智慧财产权保护,采取众多强而有力的措施保护国内外智慧财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智慧财产权合作方面,中欧双方建立智慧财产权工作小组机制。透过这项机制,中欧双方一直保持著有效沟通,在许多领域取得正面成果。

2012年3月29日,一辆宝马BMW Mini电动车在慕尼黑市中心的一个车站充电。(Reuters)
中国电动车・中国制汽车・中国制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出口:2024年3月20日,镜头下意大利米兰比亚迪和Autotorino门市内一辆比亚迪Atto 3 。(Reuters)

欧盟外交官员:需认识到自身落后

中国德国商会(AHK China)2024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四成受访在华德企认为,创新是中国市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过半受访企业认为,中企将在5年内成为业界领头羊。从具体产业来看,认为中国竞争对手是目前或未来产业领导者的受访企业中,汽车产业的比例最高,达69%。

在“政客”新闻网欧洲版看来,这一转变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相当于承认中国不仅赶上欧洲,而且已经在电动车以及光伏、消费级无人机等多个领域的贸易额和技术水平上超越欧洲。

前述欧盟资深高级外交官说:“这对我们来说有点丢脸(humbling),但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在某些​​技术上已经落后。”另一位欧盟高级外交官则谴责过去许多欧盟领导人“极其傲慢”,“认为我们在技术上永远会更好,中国永远赶不上”。

“随著中国走向世界,世界其他国家发现这些品牌并不逊色。”总部位于上海的汽车咨询公司Automobility创始人鲁索(Bill Russo,暂译)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处于竞争劣势,棋盘上的强势棋子和位置都被中国汽车公司和中国电池公司占据,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与之对抗,我们应该与之合作,逆向操作。

报道引述前欧盟外交官称,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已超越欧洲。图为2021年7月14日,欧盟旗帜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外飘扬。(REUTERS)

欧盟成员国当中,匈牙利目前是最希望中国电动车投资欧洲的。有知情官员说,匈牙利想在即将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期间推动上述与中国车企建立合资企业的计划,该国还暗示可能达成协议,即取消欧盟对在当地投资的中国车企征收的关税。

报告指出,有迹象表明,推动建立合资企业的方案已经对欧盟国家汽车制造商产生吸引力。

意美法合资汽车巨头、玛莎拉蒂(Maserati)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与中国零跑车的合资公司上月宣告成立,预计9月起将在法国、义大利、德国、西班牙等欧洲9国市场推出零跑两款纯电动车型。西班牙汽车公司EBRO-EV与中国第五大车企奇瑞合作,在巴塞隆纳开发电动车。

欧洲业内人士表示,欧洲车企热衷于此类交易,认为这对已经落后的汽车产业来说最具商业意义。 “合资企业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确保中国人不仅在欧洲建立总装厂,而且还是在供应链中更重要的部份建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外交官说,“当然,这也可以成为要求中方分享一些技术的一种方式。

“为迎头赶上,欧洲正变得接近中国”,报道将这类合资企业的设立看作另一波一体化浪潮的开始,许多欧洲汽车品牌都早已接受这一想法。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埃斯克隆(Jens Eskelund,又译彦辞)称:“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发展。欧洲公司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欧洲需要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中国投资才能真正对欧洲产生积极影响?”

报告分析认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部份中国车企拟加征的关税会比其他车企更低。例如,放出豪言要在“2030年前成为欧洲最大电动车商”、考虑2025年要在欧洲建立第二家组装厂的比亚迪(BYD),面临的税率为17.4%,远低于上汽集团(SAIC)的38.1%。上汽集团是大众汽车(Volkswagen)的主要中国合作伙伴,后者2024年3月表示,没有计划在其欧洲工厂生产由中国合作伙伴生产的电动车。

2021年6月8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德国德累斯顿工厂的一名工人正固定汽车的标志。(Getty)

2023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等9单位联合印发《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与水准、健全国际物流体系、加强金融支持、优化贸易促进活动、营造良好贸易环境、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等六个面向提出18项政策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与水准方面,《意见》提出鼓励海外研发合作、提升海外合规经营能力、因地制宜加强与海外相关企业合作等5项措施。 《意见》鼓励产业组织加强对海外市场研究,根据市场规模、贸易潜力、消费结构、产业互补、国别风险等因素,指导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优化国际合作。

本文获《观察者网》授权转载